*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20世紀中國革命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ISBN:9787554574669 出版社:河北教育 著編譯者:賀照田 何浩 叢書名:20世紀中國文學經典新解讀叢書 頁數:49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18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今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主辦的「20世紀中國革命與現當代文學」會議論文集。這次會議的論文發表環節邀請了革命文學研究的老中青三代代表性學者,比如洪子誠(北京大學)、蔡翔(上海大學)、倪偉(復旦大學)、吳曉東(北京大學)、董麗敏(上海師範大學)、郭春林(重慶大學)、姚丹(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程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何浩(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李娜(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劉卓((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朱羽((上海大學)、范雪(東南大學)、吳寶林(中南大學)等。這些學者在目前當代文學研究中都具有非常高的代表性。作者簡介 賀照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當代中國史讀書會成員,中國美術學院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特邀研究員,《人間思想》(大陸版)主編。主要研究中國18世紀中葉以降政治史、思想史和中國現當代文學。著有論文集《當代中國的知識感覺與觀念感覺》《當中國開始深入世界》《革命-后革命》等。目錄 主題演講我們如何面對挫折 中國當代文學的學科動力來自哪裡 論文 一個人的「民國的建國史」——以《朝花夕拾》為中心 「意識的藝術」與胡風文藝思想的生成轉換機制 生活的活力:趙樹理小說與根據地基層文化 《講話》的挑戰與「社會」的生成——從《暴風驟雨》和《種穀記》座談會說起 試析延安文藝中的美學原則之一——「深入群眾」 走向人民的艱難旅程——路翎解放初(1949—1950)的創作轉變 「傾心融合」還是「漠然旁觀」——沈從文川南土改行的思想史與文學史意義 20世紀50—60年代中國文化變革的復調:禮樂與虛擬性 秦兆陽在1956 青年、革命與社會主義治理探索——以《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為中心的考察 「深山一家人」「無產階級先鋒戰士」與「煉心」——《創業史(第一部)》第二十二章解讀 李雙雙:從更深的土裡「潑辣」出來——試探20世紀五六十年代「新型婦女」的一種生成史 在社會、歷史、文學的互為鏡像中反思 「斷裂」與「超越」——寫在「20世紀中國革命和中國現當代文學學術研討會」圓桌討論之後 當代文學的「自我損害」 20世紀60年代現實主義遭遇的困難和浪漫主義的再現 「熱情」與20世紀中國文學的基本情感動力 在社會史語境和文本情境中理解「文學」 怎樣重新領會「革命詩歌」的傳統 「后革命」語境與當代詩歌研究的「斷裂」 國家與革命: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觀照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