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廣繡-絲路錦繡 ISBN:9787549127078 出版社:南方日報 著編譯者:粵雅小叢書編委會 叢書名:粵雅小叢書 頁數:7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04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採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嶺南文化孕育了繁花似錦的各類非遺。2021年,策劃出版了「粵雅小叢書」第1輯,包括廣東剪紙、香雲紗、茅龍筆、廣彩等,並積極推動其「走出去」,2022年,「粵雅小叢書」在海外發行了英文版,收到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今年我們再度推出「粵雅小叢書」第二輯,選取當下極具嶺南個性活力和創新精神、且素為普羅大眾喜聞樂見的五種非遺——醒獅、龍舟、南拳、廣?、玉雕。 在全球貿易史上,「馬尼拉大披肩」赫赫有名。它曾於18-19世紀風行西方,也是西班牙弗拉門戈舞者身上聞名於世的重要標誌。但事實上,馬尼拉大披肩並非來自馬尼拉,而是來自中國廣州,源於一門古老的技藝——廣?。 刺繡工藝作為我國傳統手工技藝,源遠流長,多姿多彩,粵?、蜀?、蘇?、湘繡歷來有四大名?之稱。其中,粵?由廣?和潮?組成。廣?是廣州具代表性的「三雕一彩一?」之一,通常指流傳於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民間刺繡,其盛行地區以廣州為中心,包含佛山禪城、南海、順德等地。 關於廣繡的起源,學界仍有爭論,但可以確定的是,與其相關很早的文獻記載始於唐代。史載唐朝時南海少女盧眉娘刺繡技藝高超,聞名天下。宋代,刺繡品已廣泛流傳於民間,並發展出可供獨立欣賞的「畫?」,廣?工藝日臻成熟,逐漸形成獨特的嶺南刺繡風格。 真正促使廣?興盛發展的,是對外商業貿易活動,進入明清后尤為突出。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日益繁榮,海外市場需求增長旺盛,作為重要外銷品的廣?在生產方式和品類風格方面都發生變化,在海絲珍品的輝煌歷史上寫下濃重一筆。生產方式上,廣?從家庭作坊式走向大規模商業化生產,乾隆年間,廣?業成行成市,盛極一時。在品類風格上,廣?也受海外來樣定製等因素影響而發生巨大變化。華貴絢麗的廣?披肩迎合了西方的審美時尚,在當時的歐美風靡一時,帶領社會風尚。這些刺繡大披肩主要經過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航線運往西方,長途轉運讓西方人誤以為披肩是從馬尼拉運來的,因此廣?披肩一直被誤稱為「馬尼拉大披肩」。這段有趣的史話正是廣?燦爛外銷史的佐證之一。此外,清代廣?還發展出粵劇戲服這一新品種,成就了聞名世界的「戲服一條街」狀元坊。 晚清至民國初期,廣?發展勢頭不減,確立了中國四大名繡的經典地位。抗日戰爭及隨之而來的社會動蕩,使廣?在20世紀40年代前後陷入沉寂期,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才得以復甦。 在上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廣?工藝隨時代變遷不斷演進,形成獨具一格的嶺南特色。發展至今,廣?工藝糅合了嶺南先民的審美情趣,交流融合了中西文化,也凝聚了當代廣?傳承人的銳意創新。總體而言,廣?題材廣泛,中西合璧,構圖飽滿,針法多變,紋理清晰,色彩熱烈,形象傳神,具有極高的裝飾性和藝術性。 目錄 前言/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