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猩猩比專家高明 (美)喬納·萊勒 978752073582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東方
NT$37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為什麼大猩猩比專家高明
ISBN:9787520735827
出版社:東方
著編譯者:(美)喬納·萊勒
叢書名:神經經濟學科普經典
頁數:26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040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失敗是因為選擇錯誤!這是第一本運用腦神經科學的驚人發現指導我們做出正確決定的書。 通過神經科學的前沿研究以及真實世界眾多「決策者」——從飛行員到對沖基金投資者,從連環殺手到撲克選手——案例,喬納·萊勒用我們所需的工具將我們武裝起來。 那麼,我所說的人類的本質是什麼呢? 人類其實是一種一邊為打破界限而驚喜,一邊生存的動物。

內容簡介

純粹理性真是最好的嗎?買房時考慮太多,為什麼往往不是最好的決定?專家就是一個狹小領域內犯過所有錯誤的人?為什麼至少五條好評,才能彌補一條差評的影響? 如果你認為「好決定應依賴理性思考,避免感性和直覺」,那就大錯特錯了!科學告訴你:小決定靠理性,大決定靠直覺! 長期以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想要更好地做出決定,應該依賴理性思考,避免感性和直覺。如果你也這麼想,那麼當心你會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本書從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幫我們打開腦袋決策的黑匣子,了解「理性腦」和「情緒腦」各自的功能、優點和缺陷。情緒腦就像一台攜帶型計算機,基於長期經驗的積累,強大到能并行處理多種數據;理性腦則是老式計算器,只能處理7個左右的數據,但效率高,是理性的代表。最佳決策需要理性腦與情緒腦之間的巧妙調和,二者使用過度和使用過少都不利於做出明智的決策。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該用理性,什麼時候該聽信直覺?從消費者、投資者、企業管理者、運動員,到撲克牌玩家,作者提供了大量生動有趣的案例,幫我們理解大腦的思考過程,破解我們常見的心理陷阱和謎團,了解大腦各部分的優缺點,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

作者簡介

喬納·萊勒(Jonah Lehrer),《種子》雜誌的自由編輯,也是《普魯斯特是個神經學家》的作者。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得過羅氏獎學金,在諾貝爾獎獲得者、神經學家艾利克·坎德爾(Eric Kandel)的實驗室工作過,為《紐約客》《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撰過稿。他負責過《科學美國人》中「大腦物質」(Mind Matter)博客的編輯工作,他的博客「前額皮層」(Frontal Cortex)得到極高的讚譽。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柏拉圖的馬車比喻過時了
數學很差勁的明星四分衛
從柏拉圖到弗洛伊德的錯誤
沒有情緒我們做不出任何決定
人類的衝動比任何動物多得多
第二章 聰明的「見鬼」電路
理清喜悅和失望的線索
情緒體驗與買股票
表揚孩子不能說「你很聰明」
第三章 賭博遊戲為何超級誘人
投資成功的演算法秘訣
彌補1句批評的惡劣影響需要5旬讚美
信用卡的實質是讓你感覺不到花錢的痛苦
第四章 生氣到恰當的程度並不簡單
恐慌讓人只關注本能
良好的品質就是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頓悟需要心無雜念
刻意冷靜是理性決策的精華
第五章 理性世界是經濟學家的烏托邦
思考越多,選擇越糟糕
喜歡走捷徑的大腦令人誤入歧途
信息過多的隱性成本
第六章 瘋子是只剩下理智的人
精神病人的大腦里只剩下理性的律師
他們被訓練成了「殺人機器」
利他主義的小秘密
人類天生就要尋找愛
第七章 微觀經濟學不能解釋人的行為
先確定答案再為答案尋找理由
我們為何誘騙大腦達成虛假共識
第八章 輸牌的數學家
贏錢的概率不如贏錢的心理
買第一眼看中的傢具
勝者懂得傾聽大腦內部的爭論
專家是犯了所有該犯的錯的人
結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