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垃圾滲濾液深度處理關鍵技術 ISBN:9787122417527 出版社:化學工業 著編譯者:王輝 樓紫陽 牛靜 等 叢書名: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技術進展叢書 頁數:26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079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關鍵技術為主線,主要介紹了滲濾液的來源、特性、危害以及管理現狀,滲濾液處理髮展階段及常見工藝,好氧梯度壓力處理技術開發,微電解、膜分離深度處理技術,膜濾濃縮液特徵識別、風險評估以及E+-微納米臭氧關鍵技術開發等,旨在從滲濾液整個處理流程角度總結和開發「高效低耗」滲濾液處理技術。 本書具有較強的技術應用性和針對性,可供從事垃圾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控、滲濾液處理等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及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市政工程、再生資源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目錄 第1章 概論1 1 滲濾液來源特性 1 1 1 滲濾液來源 1 1 2 滲濾液特性 1 1 3 滲濾液危害 1 2 滲濾液管理現狀 1 2 1 國外滲濾液管理現狀 1 2 2 國內滲濾液管理現狀 1 3 滲濾液處理髮展階段及常見工藝 1 3 1 滲濾液處理髮展階段 1 3 2 滲濾液處理常用生物工藝 1 3 3 滲濾液處理常用物化工藝 1 3 4 滲濾液處理存在的問題 第2章 高濃度滲濾液好氧梯度壓力處理技術 2 1 深井曝氣高效生物技術概述 2 1 1 深井曝氣高效技術發展歷程 2 1 2 深井曝氣技術原理 2 2 梯度壓力裝置設計與運行 2 2 1 概述 2 2 2 設計原理 2 2 3 運行情況 2 3 梯度壓力裝置對滲濾液的處理效果 2 3 1 低溫條件下對滲濾液的處理效果 2 3 2 常溫條件下對滲濾液的處理效果 2 4 梯度壓力裝置處理滲濾液機制 2 4 1 溶解性有機物特性表徵 2 4 2 梯度壓力裝置運行限制因素分析 2 5 梯度壓力深井曝氣工程概況 2 5 1 工程簡介 2 5 2 與傳統活性污泥法運行效能對比 第3章 納米鐵粉-活性炭微電解深度處理技術 3 1 納米鐵粉-活性炭微電解技術原理 3 2 超細/納米鐵粉-活性炭微電解處理效能 3 2 1 不同粒徑影響 3 2 2 溫度影響 3 2 3 曝氣量影響 3 2 4 初始pH值影響 3 2 5 鐵粉投加量影響 3 2 6 固液比影響 3 2 7 初始CODCr濃度影響 3 3 18μm鐵碳微電解降解CODCr過程響應面優化 3 3 1 設計方案及實驗結果 3 3 2 模型的顯著性檢驗 3 3 3 響應面曲線分析 3 3 4 分析結果優化 3 4 超細/納米鐵粉-活性炭處理滲濾液DOM特性分析 3 4 1 分子量分佈 3 4 2 熒光特徵變化 3 4 3 GC-MS分析 3 5 超細/納米鐵粉-活性炭處理污泥成分分析 3 5 1 XRD圖譜 3 5 2 FT-IR圖譜 3 5 3 SEM分析 3 6 滲濾液生物尾水超細鐵碳微電解中試試驗 3 6 1 水樣來源及水質分析 3 6 2 磁化鐵碳微電解處理滲濾液生物尾水 3 6 3 文丘里真空負壓鐵碳微電解處理滲濾液生物尾水 第4章 膜深度處理技術 4 1 膜深度處理技術概述 4 1 1 發展歷程 4 1 2 工藝原理 4 2 好氧平板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滲濾液 4 2 1 處理滲濾液效能 4 2 2 針對滲濾液的特定平板微濾膜製備 4 2 3 膜污染機理研究 4 2 4 污泥脫水上清液的膜濃縮處理 4 3 納濾/反滲透膜深度處理滲濾液 4 3 1 納濾膜分離研究 4 3 2 反滲透膜分離研究 第5章 滲濾液濃縮液特徵識別及風險評估研究 5 1 濃縮液基本理化指標 5 1 1 濃縮液樣品來源 5 1 2 常規理化指標識別 5 1 3 重金屬特徵識別 5 2 濃縮液新型污染物分佈特徵 5 2 1 農藥特徵分佈 5 2 2 抗生素特徵分佈 5 2 3 抗性基因特徵分佈 5 3 新型污染物與常規指標相關性分析 5 3 1 重金屬與其他常規指標相關性分析 5 3 2 農藥與常規指標相關性分析 5 3 3 抗生素/抗性基因與常規指標相關性分析 5 4 濃縮液風險評估 5 4 1 重金屬毒性風險及排放估計 5 4 2 農藥生態風險及排放估計 5 4 3 抗生素生態風險及排放估計 第6章 滲濾液濃縮液關鍵處理技術進展 6 1 轉移處置 6 1 1 填埋場回灌技術 6 1 2 焚燒技術 6 2 就地減量技術 6 2 1 蒸發技術 6 2 2 多級膜減量技術 6 2 3 膜蒸餾技術 6 3 就地無害化處理技術 6 3 1 混凝沉澱技術 6 3 2 高級氧化技術 第7章 滲濾液濃縮液臭氧氧化強化技術進展 7 1 微納米臭氧氧化技術 7 2 催化臭氧氧化技術 7 2 1 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術 7 2 2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術 7 3 基於臭氧氧化的協同耦合技術 7 3 1 超重力協同臭氧耦合技術 7 3 2 過氧化氫協同臭氧耦合技術 7 3 3 紫外光協同臭氧耦合技術 7 3 4 電化學協同臭氧耦合技術 第8章 微納米臭氧降解濃縮液有機物效能 8 1 臭氧影響條件優化 8 1 1 氣泡尺寸影響 8 1 2 臭氧投加量影響 8 1 3 初始pH值影響 8 1 4 反應時間影響 8 2 有機物轉化過程特性 8 2 1 不同組分特徵變化 8 2 2 分子量特徵變化 8 3 活性物質作用效能分析 8 3 1 氣含率 8 3 2 溶解臭氧濃度 8 3 3 羥基自由基 第9章 電化學協同微納米臭氧降解濃縮液有機物效能 9 1 耦合作用效能及影響因素 9 1 1 初始pH值影響 9 1 2 電流密度影響 9 1 3 極板位置影響 9 1 4 通電模式影響 9 2 有機物轉化過程特性 9 2 1 不同組分特徵變化 9 2 2 等效雙鍵特徵變化 9 2 3 分子水平特徵變化 9 3 典型新型污染物去除效能 9 3 1 諾氟沙星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