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吃的風度 ISBN:9787572612558 出版社:湖南文藝 著編譯者:施亮 叢書名:生活美學館 頁數:28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038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一位老北京文化人創作的飲食文化集,談北京飯館兒、談國學飲食、談文人在吃方面的風雅。作者施亮出身文人家庭,父親是錢鍾書楊絳的學生,家中的餐桌常常坐滿先生們,這些珍貴回憶為他提供了豐富素材。 一段年代美食記憶,六必居、東來順的魯菜、仿膳飯莊的宮廷小吃、歐美同學會餐廳、莫斯科餐廳和新僑飯店的西餐那些曾經的京城食尚,鐫刻著時代的記憶。 一本關於那些歲月、那些食物、那些同桌而食的人的回憶錄。內容簡介 本書用講故事的筆調講述了從孔子、袁枚、李漁到汪曾祺、錢鍾書等文人的美食逸聞; 從杭幫菜、文人菜到徽菜、湘菜、川菜等菜系的美食流派; 從六必居、東來順到天橋飯攤、二葷鋪等地段的美食風格; 從《禮記》《閑情偶寄》《隨園食單》到《川菜雜談》的美食理論 從《水滸傳》的酒到《紅樓夢》的蟹到《揚州畫舫錄》的湯包美食經驗; 有陽澄湖的大閘蟹,洞庭湖的回頭魚,北京衚衕的豆汁,貴陽街頭的餛飩; 還有最開胃開心的錢鍾書楊絳夫婦口中的「杜家菜」。 本書主要表達文人飲食情調,展示了他們食單上的品位、餐桌邊的藝味、飯館里的深情、零食中的閑趣。目錄 吃的風度我的中國胃 舊京天橋的飯攤 北京的飯館 北京的仿膳小吃 砂鍋居的白肉 同和居與東興樓 六必居匾額的傳說 「王家菜」軼聞 油條與豆腐腦 二葷鋪與爛肉面 也說鹵煮火燒 北京烤鴨在美國的一場風波 魚,我所嗜也 也談食羊 知味話徽菜 從麻婆豆腐說到川菜 京城的湘菜館 杭幫菜,文人菜 腌篤鮮的味道 麵條瑣記 餛飩雜說 小籠湯包之研究 羅斯福與雞尾酒 黃酒與紅酒 咖啡趣談 北京的傳統糕點 京城消夏小吃冰碗與冰盤 閑話餅乾 吃零食 品茗三題 飲茶的異化 吆喝的藝術 三種民間食品的歷史考證 古典小說中的酒 食蟹之美 蔬食第一 野蔬食趣 先生的餐桌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