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花南開-我的剪紙藝術之路 田星 978755986022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NT$1,06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北花南開-我的剪紙藝術之路
ISBN:9787559860224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田星
頁數:5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03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集中展現了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剪紙(田氏剪紙)代表性傳承人田星在剪紙藝術上的學習、成長之路及其不同時期的剪紙作品。田星是陝西人,自幼跟隨母親學習剪紙,掌握了陝西剪紙的藝術手法和風格特色。1991年,田星定居深圳,在陝西剪紙的基礎上,融南方文化藝術于其中,創作了大量融合南北文化藝術的優秀剪紙作品。這些作品寓意吉祥、題材多樣、構圖飽滿、形式不一,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準。本書共有「來自黃土高坡」「到深圳」「立志非遺」三部分內容,展現了田星學習、創作剪紙的藝術歷程及其相應的剪紙作品,圖文並茂。

作者簡介
田星,女,1966年出生,陝西省宜君縣人,現定居深圳。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會員,當代農民書畫研究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剪紙(田氏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深圳市首屆民間藝術大師(工藝類)。田星的剪紙作品構思奇特、造型古樸、線條簡練、題材豐富、寓意深刻,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其《追雲奔月》《抓髻娃娃》等多件剪紙作品獲得多個國內獎項。

目錄
第一章 來自黃土高坡
??二 我來自黃土高坡
??六 美好童年
??八 我的渭婆(外婆)和我媽
?一? 失學的痛苦
?一一 煤油燈下學畫畫
?一二 牛棚里的夢想
?一三 與廖靜文先生之緣
?一四 我和我的姐姐們
?一五 首次參加縣培訓班
?一六 媒婆上門說親
?一七 第二次參加縣培訓班
?一八 貴人相助
?二? 我與修軍老師的書信緣
?二一 登門拜見恩師
?二二 蒙恩師收留
?二三 蒙恩師栽培
?二四 恩師的言傳身教
?二五 修建橋老師
?二六 應聘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
?二七 離別西安
?二八 南下廣州
?二九 窗花系列
?三九 牆花系列
?四五 團花系列
?四八 抓髻娃娃系列
?五三 刺繡底樣系列
?五五 年俗系列
?五七 其他
第二章 到深圳
?六二 初到深圳
?六三 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開業
?六六 堅定藝術之路
?六九 謝絕賣畫
?七? 我作了一幅民間畫長卷
?七一 一次失之交臂的畫展
?七二 出版個人畫冊
?七三 重返西安
?七七 恩師永在我心中
?七九 走進羅湖商業城
?八? 我的進修經歷
?八二 採風黔東南
?八四 做客夏威夷
?八七 窗花系列
?九五 角花系列
?九八 牆花系列
一?五 團花系列
一一七 碗櫃系列
一一八 抓髻娃娃系列
一二三 衣領系列
一二四 皮影系列
一二六 藍印花系列
一三? 其他
第三章 立志非遺
一九一 義教芝加哥孔子學院
一九四 傳承非遺是我的事業
一九六 探訪大師足跡
一九九 窗花系列
二一三 角花系列
二一四 牆花系列
二一九 團花系列
二二二 碗櫃系列
二二五 抓髻娃娃系列
二二九 衣領系列
二三? 門箋系列
二三二 年俗系列
二三七 漁民系列
二五八 十二生肖系列
二六二 其他
三一三 藝術年表
三一六 後記

精彩書摘
我來自黃土高坡
我出生長大在地處黃土高坡的陝西省宜君縣堯生鎮孟皇村。孟皇村是一個偏遠的小村莊。村外溝壑縱橫,村內裊裊炊煙,村子里的楊柳與梧桐樹上的喜鵲、麻雀嘰嘰喳喳。最初,村裡只有一條東西走向的馬路。村中央皂角樹旁,婆娘坐在碾子上納鞋底、繡花衣,說說笑笑,聊些家長里短;老漢背靠牆根蹲在地上,抽著旱煙,曬著太陽,下棋吹牛,擺龍門陣;娃娃在一邊追逐打鬧,肆意撒歡。後來,隨著村裡的男孩子長大成家,和父母分家而居,不斷地擴建窯洞,村裡的道路變成了三橫兩縱。我們村有70多戶人家,300多人。村民大都姓劉,只有我家姓田。我家是在我爺爺那代從幾十裡外的田家村搬遷而來的。我出生於1966年,上有兩個哥哥、四個姐姐,還有一個弟弟,我排行老七。我家的六孔窯洞坐北朝南,是我大(爸)我媽就近取材,自製磚坯,用磚砌成的。窯洞的門前圍有院牆。院子的一角種有瓜果蔬菜,供日常生活所需。窯洞的最大特點是冬暖夏涼。我最想念的是待在爸媽的窯洞里,坐在熱乎乎的土炕上的時刻,舒服極了。因為爸媽的窯洞里有灶台,並與土炕相通,燒火做飯時土炕會發熱,晚上會有餘溫。
我們村地廣人稀,土地貧瘠。村民以種地為生,每年種兩季莊稼,夏天收割的是小麥,秋天收穫的是玉米。小時候,我家勞動力少,娃又多,常常為溫飽發愁。我大(爸)和家裡娃多的男子結伴到大山深處的農戶家購買糧食,走幾天幾夜的羊腸小道把糧食搬運回來。我媽則挖野菜、摘樹葉,將其和麵粉一起攪拌、蒸熟后給我們充饑。20世紀80年代,我大(爸)搞起了副業,率先在村裡養起了羊,幾年不到便養殖了100多隻,我家成了我們村上的萬元戶。之後,人們的生活都能自給自足,安居樂業。
我的進修經歷
我在西安恩師家學習期間,每年跑兩次北京,目的只有一個,進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學習。每次進京時我都注意多參觀學習,去過徐悲鴻紀念館、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等文化場館。1990年,在恩師修軍老師的推薦下,我拜訪過中央美術學院的馮真教授、李琦教授、靳之林教授、楊先讓教授。他們都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給了我不少的幫助。每每想起此事,我都感念於心!當年,我拿著馮真老師的介紹信走進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的教室時,看到呂勝中老師帶著十幾名學生,正趴在地上創作大型剪紙作品。其中有陝西老鄉王鴻運、左漢中等人。中午,他們還請我吃了飯。進修學費比較高,要3600元。這對於無收入、無積蓄的我來說是一筆巨款。無奈之下,我只能放棄這次難得的機會,留下了遺憾。
到深圳工作后,為了彌補未能上學和進修的遺憾,我報讀了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的國畫課程。1995年7月至1997年7月期間,我堅持每天下班后乘坐小型巴士到市裡的授課點聽課,學到了相關的專業知識,也開闊了眼界。
進中央美術學院學習一直是我的夢想。在我財務自由並有時間的情況下,我拜託在北京工作的畫家朋友吉耀峰先生幫忙協調進修事宜。我很快得到了消息,進修的事情辦得很順利。感謝耀峰兄幫助我實現了心愿,彌補了遺憾。
2003年9月,我終於踏進了夢寐以求的中央美術學院,進修民間美術專業一年,師從喬曉光教授。喬老師注重實踐教學,我很受啟發,並得到了喬老師的精心指導。這使我打開了視野,也使我更加熱愛民族民間剪紙藝術。其間,在喬老師的帶領下,我和班上的同學有幸參与了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高等院校聯合發起的「青年文化遺產日」活動,為推動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出了點滴力量。
2004年,由中央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策劃、中央美術學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京代表處聯合主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剪紙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喬老師安排我創作了一幅直徑為6米的圓形剪紙作品《團花》,懸挂在中央美術學院正對校門口的教學大樓上。
出國門展剪紙魅力
2015年2月,我隨深圳市政府組織的文化藝術團赴德國進行文化交流。我參与了在柏林紅色市政廳和波茨坦廣場舉辦的「歡樂春節」大型慶典活動。當我在波茨坦廣場的舞台上用一張普通的紅紙剪一幅團花時,德國男性主持人一邊主持,一邊認真地觀看我剪紙的過程。幾分鐘后,當我把剪好的紅紙由摺疊狀態慢慢展開成一幅完整的團花時,他露出驚訝的表情,激動地衝過來抱住我,說:「It's beautiful,It's amazing」(太漂亮了,太神奇了)台下觀眾同時發出一陣驚呼聲和掌聲。我想,這體現了剪紙看似簡單但又變幻萬千的魅力。
2017年2月,我隨深圳市政府組織的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團出訪紐西蘭。2016年6月,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市長致信深圳市市長,邀請深圳派團參加該市的「2017年元宵燈會」活動。燈會由亞洲紐西蘭基金會與奧克蘭市政府、克賴斯特徹奇市政府聯合舉辦,已經成為紐西蘭規模最大、參与人數最多的外來文化主題節慶活動。燈會的內容有燈展、廟會、廣場演出。參与展演的人員來自不同國家。我們主要展演中國民間工藝項目。現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注意到,紐西蘭女性,不論年紀大小,不僅喜歡中國手工藝品,而且喜歡動手體驗。好多遊客爭著跟我學習剪紙,有幾個女士居然留下來跟隨我做了幾天的義工,以抓住學習的機會。有幾個中國留學生自願擔任我的翻譯。有幾位前來參觀的使館工作人員跟我說,紐西蘭婦女非常喜歡剪紙,學校里也需要大量的剪紙老師。由此可以看出,剪紙在紐西蘭受喜愛的程度。
2020年1月,我隨深圳歌劇舞劇院藝術團出訪黑山、丹麥,慶祝2020年春節。藝術團在黑山布德瓦酒店為當地中資機構員工演出后,又馬不停蹄地在黑山的波德戈里察劇場和丹麥的拜勒魯普、霍森斯、森訥堡、奧胡斯、哥本哈根等地演出。不論走到哪裡,我們都能感受到當地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手工藝的喜愛。我展示的是中國民間剪紙。演出中還有其他中國民間工藝的展示。好多前來觀看的市民流連忘返,反響很熱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