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圖文版 (共8冊) 李海青 978752073776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東方
NT$3,04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圖文版 (共8冊)
ISBN:9787520737760
出版社:東方
著編譯者:李海青
叢書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叢書
頁數:17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350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 經典著作,權威闡釋。叢書選目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作者均為中央黨校做馬克思主義公開課的優秀學者。
2 簡明通俗,實用性強。叢書敘述簡明通俗,著意闡述經典著作對新時代的啟示性文字,以體現文本理解的開放性和對當前現實的指導意義。
3 板塊豐富,全彩印刷。叢書增加知識鏈接,對關鍵名詞做知識補充,使文本更豐富更充實;為活躍版式、提高閱讀體驗,叢書增加一些圖片並彩色印刷。

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
正是本著「學原著、讀原文、悟原理」的宗旨,東方出版社最新出版了這套「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圖文版)」叢書。叢書由中央黨校創新工程「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重大問題研究」項目組組織編寫。
叢書選取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代表性經典論著,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經常提到的經典著作進行導讀,一套八本。在整體把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思想全貌的基礎上,每本書以寫作背景、成書過程和出版、全書結構、主要內容、核心觀點及其歷史影響和當代現實意義為脈絡,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進行原創性的權威解讀和深刻剖析。叢書作者權威,邏輯清晰,通俗簡明,裝幀精美。相信叢書的出版,對於廣大黨員幹部重溫經典,更好地學習、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蘊含的基本觀點、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並以之指導新時代的中國實踐,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李海青,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出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解讀——公民權利的視角》等個人獨著14部,在《哲學研究》《政治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等期刊發表文章200餘篇。曾獲評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中zu部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名單。

目錄
《共產黨宣言》導讀(圖文版)
《資本論》導讀(圖文版)
《實踐論》《矛盾論》導讀(圖文版)
《新民主主義論》導讀(圖文版)
《反杜林論》導讀(圖文版)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讀(圖文版)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導讀(圖文版)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導讀(圖文版)

精彩書摘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導讀(圖文版)
第一章 背景:寫作動因與出版簡況
要弄清《手稿》的基本思想,必須首先了解《手稿》的寫作動因。而要弄清《手稿》的寫作動因,必須了解馬克思在寫作《手稿》之前所達到的思想理論水平,否則,任何評論都難免會出於想當然,也難免空泛、蒼白。因此,在介紹《手稿》的寫作動因之前,我們先對《手稿》寫作前後的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作一基本框定。
第一,《手稿》寫于「兩個轉變」徹底完成之後。寫作《手稿》前夕,馬克思在《德法年鑒》的創刊號上發表了兩篇重要文章:一篇是《論猶太人問題》,這篇文章寫於1843年秋,其中最深刻的思想是明確指出「政治解放」和「人類解放」兩者在性質上有著根本的不同。在馬克思看來,「政治解放」是指資產階級革命,而「人類解放」則是指把人類從一切社會壓迫和政治壓迫下解放出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另一篇是《〈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這篇文章寫於1843年底,人們熟悉的許多格言式著名論斷也都出自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市民社會決定國家的重要思想。此外,這篇文章在關於宗教批判、政治批判與革命、德國的解放等問題的論述中,十分鮮明地提出了人的解放的思想,並在人的解放的意義上闡述了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和徹底的革命使命。上述兩篇文章在整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地位。客觀地講,馬克思在這裏經歷了早期思想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拐點」。法國著名哲學家奧古斯特·科爾鈕曾這樣評價道,馬克思發表在《德法年鑒》上的兩篇文章「是唯一具有不朽價值的一部分」 。關於這兩篇文章,列寧也曾作出過明確論斷,稱讚這兩篇文章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思想發展演變過程中的一次重大轉折。儘管生前並沒有看到馬克思的《手稿》,但是,在《卡爾·馬克思(傳略和馬克思主義概述)》中,列寧寫道:「1842年,馬克思在《萊茵報》(科隆)上發表了一些文章從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馬克思開始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1844年在巴黎出版了馬克思和阿爾諾德·盧格主編的《德法年鑒》,上述的轉變在這裏徹底完成。列寧還指出,「馬克思在這個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表明他已經是一個革命家。他主張『對現存的一切進行無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他訴諸群眾,訴諸無產階級」。 在這兩段話里,列寧已經十分清楚地表達了兩層意思:其一,馬克思的「兩個轉變」,即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轉變從1842年開始,並在《德法年鑒》上的兩篇文章中已經「徹底」完成;其二,馬克思的「兩個轉變」並不是孤立地單獨完成的,而是密不可分、同時完成的,即當馬克思轉向唯物主義的時候,並不是轉向了一般意義上的唯物主義,而是轉向了歷史唯物主義了。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歷史觀上的唯物主義轉向與政治觀上的共產主義轉向,或者說轉向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和轉向共產主義的政治觀不過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而已。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