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學發展史-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劉增光著 978710116470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華書局
NT$7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孝經》學發展史-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ISBN:9787101164701
出版社:中華書局
著編譯者:劉增光著
頁數:40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347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新近出土文獻,採取經學與哲學結合的方法,梳理《孝經》學發展的義理脈絡及其與哲學思潮的內在關聯,嘗試在文獻的掌握、思想史的分析、《孝經》學本身問題意識的尋繹等方面實現突破,深刻揭示《孝經》與儒家孝觀念的真精神,澄清近代以來附加在《孝經》與孝觀念乃至儒學、中國文化之上的一些誤解;並通過對現代性憂患的分析,在古今之辨的視域中,彰顯儒家孝思想蘊含的現實價值與意義。

作者簡介

劉增光,1984年生,山西襄汾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后,現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目錄

緒論:《孝經》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一、清末民國《孝經》研究的三種趨向
二、三部《孝經》學史著作
三、研究內容與方法論的反思
第一章 《孝經》的文本與義理——基於傳世、出土文獻的參證
第一節 「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的思想脈絡
第二節 《孝經》與《曾子》中的五等之孝
第三節 《孝經》、顏氏之儒及其他
第二章 《春秋》與《孝經》相表裡——漢代的《孝經》學
第一節 董仲舒的《孝經》學
一、堯舜之道與家天下的調和
二、「為人者天」
三、「五行者,五行也」:孝的形上化與移孝作忠
第二節 致太平與總會六經:鄭玄的《孝經》學
一、五帝三王與大同小康:「禹,三王最先者」之義
二、《春秋》與《孝經》相表裡
三、五行之綱紀與六經之總會
餘論
第三章 儒法之辨與《孝經》詮釋——魏晉至唐代的《孝經》學
第一節 《古文孝經孔傳》的文本與思想
一、《古文孝經孔傳》與《管子》對參
二、孝經》詮釋的法家化
第二節 劉炫《孝經述議》與魏晉南北朝《孝經》學、《述議》對《孔傳》法家化註解的依循與稀釋
二、孝還是法:《五刑章》詮釋的兩極
三、再議《孔傳》成書當在漢末魏初而非東晉初
餘論
第三節 公天下的隱沒與忠君的凸顯:唐《孝經註疏》新探
一、崇道德而抑仁禮
二、擺落古禮與公天下精神的芟除
三、《孝經註疏》中的「唐律」與尊君的強化
小結
第四章 孝理、孝行與本心——宋元時期的《孝經》學
第一節 孝理與孝行:契嵩的佛門《孝經》學
一、孝為大戒之所以先
二、理為孝之所以出
三、世間孝與出世間孝的融通
小結
第二節 程頤的《孝經》學
一、郊祀宗祀與嚴父配天
二、「立宗子法亦是天理」
三、仁體孝用:「父子之愛本是公」
小結
第三節 朱熹《孝經》學探微
一、《孝經刊誤》與《孝經考異》
二、朱熹考定《古文孝經》二階段說的考察
三、從「不理會《孝經》」到「理會《孝經》」:理學化《孝經》闡釋的發生
小結
第四節 程朱一脈《孝經》學之側面:項安世、童伯羽與黃震
一、童伯羽《孝經衍義》
二、項安世(孝經說》
三、黃震《讀》》
第五節 陸楊心學派的《孝經》學
一、陸九淵的「傳曾子則有《孝經》」論
二、「孝之外無他道」:楊簡的《孝經》學
小結
第五章 孝即良知與漢宋兼采——明代的《孝經》學
第一節 從良知學到《孝經》學
一、體用與生意:王陽明良知學論域中的孝論
二、以《孝經》詮釋《大學》:陽明後學的以經解經
三、孝即良知:虞淳熙以良知學註解《孝經》的《孝經邇言》
小結
第二節 泰州學派楊起元《孝經》學考論
一、說孝三書》當為《孝經五書》
二、孝經注》的謎團
三、融匯良知學與佛道二教
餘論
第三節 呂維祺《孝經大全》和會朱陸的註釋特色與以經解經的解經原則
一、《孝經大全》和會朱陸、互存就質的註釋特色
二、《孝經大全》「以經解經」的解經原則
小結
第四節 黃道周的《孝經》學——以《孝經集傳》為中心
一、孔子晚年作《孝經》與《孝經》五微義
二、黃道周生命體驗在《孝經》中的結聚
小結
第五節 《孝經》「嚴父配天」義與嘉靖帝明堂配享改制
引言
一、宋代官員、理學家關於「嚴父配天」的爭議
二、元儒吳澄《孝經定本》中的「嚴父配天」義
三、晚明士人的「嚴父配天」義與嘉靖帝明堂禮制改革
第六章 家國天下的關切——清代以降的《孝經》學
第一節 重「行事」與「順天下」:阮元阮福父子的《孝經》學
一、傳道即傳孝
二、「從事孔子之學者,,當自曾子始」
三、「志在《春秋》,行在《孝經》」
餘論:「順天下」的微詞
第二節 闡明三綱之義:曹元弼的《孝經》學
一、《孝經》為六經之總會
二、《春秋》和《孝經》相表裡
三、曹元弼與周邊友人的現實關懷
第三節 章太炎「新四書」體系中的《孝經》學
一、修已治人的「新四書」體系
二、《孝經》為經中之綱領」
三、儒墨中西之辨與《孝經》觀的轉變
餘論:一種新經學?
第四節 家、國、天下之間:熊十力的《孝經》觀和孝論
一、道德之孝與政治之孝
二、舊道德與新道德
三、民之父母與天下大同
餘論:家庭與天下之間
結語:孝與現代性
一、愛身與生命的意義
二、一體與個體
三、愛敬與平等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