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18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酒徒 ISBN:9787020183197 出版社:人民文學 著編譯者:劉以鬯 頁數:32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277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香港文學一代宗師、王家衛的文學老師劉以鬯先生經典傑作。 首次引進1963年初版本。 銜接五四文學神韻,開香港文學現代主義之先河。 被譽為「中國首部意識流小說」,入選《亞洲周刊》「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一本關於小說的小說,滿篇金句,永不褪色的驚艷感。 2004年引發香港導演王家衛拍攝電影《2046》,2011年由香港導演黃國兆拍攝成電影《酒徒》。 本書為簡注本,增補地名、人名、譯名、作品名等註釋70餘條,掃除因語言習慣和時代差異帶來的閱讀障礙。 收錄相關評論文章以方便研究。內容簡介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商品經濟盛行,文藝也高度商業化。一位藝術良心未泯的作家,掙扎于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中,一面煮字療飢,一面自責懺悔,沉淪為不能自拔的酒徒 《酒徒》創作於20世紀60年代初,開香港文學現代主義之先河,被譽為「中國首部意識流小說」,入選《亞洲周刊》「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2004年引發香港導演王家衛拍攝電影《2046》,2011年由香港導演黃國兆拍攝成電影《酒徒》。 《酒徒》問世以來不斷再版,本書採用的是1963年香港海濱圖書公司初版本。除作品之外,編者還選編了相關評論文章作為附錄,以方便研究,併為作品提供了大量註釋,幫助讀者掃除閱讀障礙。作者簡介 劉以鬯(原名劉同繹,1918年12月7日—2018年6月8日)祖籍浙江鎮海,生於上海。1936年開始習作。1941年上海聖約翰大學(主修哲學)畢業。1948年底定居香港。1941至2000年,先後在重慶、上海、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任報紙副刊編輯、出版社和雜誌總編輯。同時,筆耕不輟,迭有新猷,發掘並培育了許多文學新人,為香港文學的發展貢獻至巨。 1948年,首部小說《失去的愛情》(中篇),在上海問世;迄今已出版逾四十種文學著作,主要包括小說集、散文和雜文合集、文學評論集等。作品屢獲獎項,入選海內外多種選本、鑒賞辭典和大學教材,並被譯為英、法、意、法蘭德斯、日、韓語。一些小說如《酒徒》《對倒》,在華語地區有多種版本,先後銷行,還被改編搬上銀幕。 劉以鬯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85年與其他30名文藝家,共同發起成立「香港作家聯會」,當選副會長、會長。目錄 編者的話序 酒徒 附錄 我為什麼寫《酒徒》——在港大香港文化課上的發言 小說技巧芻論(節錄) 解剖《酒徒》(節錄) 劉以鬯及其文學成就(節錄) 《酒徒》的意義和技巧(節錄) 香港小說與西方現代文學的關係(節錄) 劉以鬯作品年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