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史 戚其章 978720818768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NT$1,0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甲午戰爭史
ISBN:9787208187689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戚其章
頁數:56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244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甲午戰爭史》是一部詳盡而權威的歷史著作,由知名歷史學家戚其章先生撰寫。本書全面、客觀地呈現了甲午戰爭的全過程,深入剖析了戰爭爆發的原因、經過和影響,揭示了這場戰爭對於中國近代歷史的深遠意義。
在這本書中,讀者可以了解到甲午戰爭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包括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國內政治經濟的矛盾等方面。同時,書中還詳細描述了戰爭的戰鬥過程,包括著名的黃海海戰、平壤戰役等,展現了甲午戰爭中英勇抗敵的將士形象。
此外,《甲午戰爭史》還深入探討了戰爭對於中日兩國的影響,分析了戰爭后中日關係的演變,以及這場戰爭對於中國近代化進程的推動作用。本書不僅是一部歷史著作,更是一部啟示錄,它提醒我們要銘記歷史,警醒未來,不斷奮發向前。
通過閱讀《甲午戰爭史》,讀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這段歷史,從中汲取經驗教訓,為當今社會的發展提供借鑒和啟示。同時,本書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歷史、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窗口,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國家和民族。

作者簡介
戚其章(1925─2012),生前任山東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甲午戰爭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省歷史學會名譽會長。他畢生致力於甲午戰爭史和中國近代史研究,著述頗豐,一生所著和編撰學術著作近30部,在海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尤其是在甲午戰爭研究領域享譽海內外。主要著作有《中日甲午威海之戰》《北洋艦隊》《中日甲午戰爭史論叢》《甲午戰爭與近代社會》《甲午戰爭史》《甲午戰爭國際關係史》《中國近代社會思潮史》《晚清海軍興衰史》《國際法視角下的甲午戰爭》等,主編《中日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12冊、《晚清教案紀事》《甲午戰爭與近代中國和世界》等。

目錄
再版前言 1
第一章 日本蓄謀發動侵略戰爭 1
第一節 朝鮮東學黨起義與中日出兵 2
一 東學道的創立及其性質 2
二 東學黨起義 6
三 朝鮮乞兵與清軍赴援 11
四 日軍大舉入朝 19
第二節 中日交涉撤兵與清政府和戰兩歧 27
第二章 甲午戰爭的爆發 37
第一節 豐島海戰 38
一 清軍增援牙山 38
二 日本海軍準備襲擊北洋艦隊 41
三 不宣而戰 45
四 濟遠和廣乙的抵抗 50
五 操江被擄和高陞之沉 55
第二節 成歡之戰 62
一 日軍進犯牙山 62
二 安城渡伏擊戰 64
三 激戰成歡驛 70
第三節 中日正式宣戰 73
第三章 中日陸海決戰 83
第一節 平壤之戰 84
一 四大軍入朝 84
二 平壤的防禦 86
三 日軍分兵合攻平壤 90
四 船橋里挫敵 95
五 堅守普通江 101
六 玄武門外的戰鬥 103
七 雨夜潰奔 109
八 日本的軍事冒險與清軍平壤之潰退 112
第二節 黃海海戰 119
一 北洋艦隊護航大東溝 119
二 兩軍相接———海戰的序幕 123
三 勇沖敵陣———海戰的第一階段 127
四 背腹受敵———海戰的第二階段 134
五 力挽危局———海戰的第三階段 140
六 轉敗為功———海戰的第四階段 146
七 北洋海軍將領對黃海海戰的檢討 148
第四章 日本擴大侵略戰爭和遼東戰役 153
第一節 鴨綠江防之戰 154
一 鴨綠江岸清軍布防 154
二 日軍攻佔安平河口 161
三 虎山激戰 166
四 清軍鴨綠江防全線崩潰 171
第二節 金旅之戰 174
一 日軍登陸花園口 174
二 日軍攻陷金州 179
三 大連灣棄守 189
四 旅順口的防禦 193
五 土城子迎擊戰 200
六 旅順口的陷落 204
七 旅順大屠殺慘案 210
第三節 保衛遼陽東路之戰 218
一 清軍退守遼陽東路 218
二 遼陽東路爭奪戰 222
三 清軍反攻鳳凰城失敗 226
四 遼陽東路爭奪戰的繼續和收復寬甸 230
第四節 保衛遼陽南路與規復海城之戰 234
一 山縣有朋罷職與日軍進攻海城 234
二 清軍救援海城與缸瓦寨戰鬥 242
三 金旅日軍北犯與蓋平失守 249
四 清軍反攻海城 254
五 爭奪大平山 266
六 海城日軍出擊 272
第五節 遼河下游之戰 276
一 日軍襲擊牛庄 276
二 日軍佔領營口 281
三 田莊台大戰 284
第五章 日軍侵犯山東半島與北洋艦隊覆滅 291
第一節 德璀琳東渡 292
第二節 日軍進犯山東半島 295
一 威海衛的軍事地位和防務 295
二 威海衛的後路防禦 312
三 日本組建「山東作戰軍」和進行威海衛作戰準備 320
四 日軍登陸榮成灣和榮成失守 326
第三節 威海衛之戰 339
一 白馬河前哨戰 339
二 南幫炮台爭奪戰 342
三 南幫炮台外圍戰鬥和北幫炮台棄守 351
第四節 北洋艦隊的覆沒 358
一 劉公島保衛戰 358
二 孤島援絕與《威海降約》的訂立 371
第六章 馬關議和與三國干涉還遼 385
第一節 日本破壞廣島會議 386
一 張邵東渡 386
二 日本廣島拒使 391
第二節 馬關議和 396
一 李鴻章赴日乞和 396
二 日軍攻佔澎湖 404
三 李鴻章遇刺與《中日停戰協定》的訂立 409
四 《馬關條約》的簽訂 413
第三節 三國干涉還遼 426
一 俄德法三國聯合的形成 426
二 日本反干涉的失敗和中國收回遼南 431
第七章 日本割佔台灣與台灣軍民的反割台武裝鬥爭 443
第一節 「台灣民主國」成立和台北淪陷 444
一 「台灣民主國」的成立 444
二 日軍登陸澳底與台北棄守 451
第二節 新竹爭奪戰 458
一 日軍南侵和新苗軍的成立 458
二 日軍新竹受阻與暫緩南進 462
三 台北新竹間的戰鬥 466
四 爭奪新竹城 471
第三節 台灣府的抗戰 476
一 新竹日軍出擊與苗栗失守 476
二 大甲溪伏擊戰和彰化陷落 481
第四節 台南府保衛戰 486
一 劉永福力撐危局與黑旗軍反攻台中 486
二 日軍大舉南侵與保衛台南之戰 492
三 台南府城的陷落 501
結束語 甲午戰爭的結局及其影響 507
徵引與參考書目舉要 517
附錄
甲午戰爭示意圖 523
圖1 甲午戰爭形勢示意圖 524
圖2 遼東戰場形勢示意圖 525
圖3 山東半島清軍布防示意圖 526
圖4 威海清軍兵備示意圖 527
圖5 台灣反割台武裝鬥爭形勢示意圖 528
中日甲午戰爭史研究的世紀回顧 529

前言/序言
《甲午戰爭史》原由人民出版社於1990年9月刊行,迄今已有15個年頭了。現在回過頭來看,它之得以成書,與有關方面和學術界同仁的關心、支持是分不開的。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我開始對甲午戰爭史產生興趣,著手搜集有關文獻資料,並展開實地調查工作。在此基礎上,先後在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兩本小書———《中日甲午威海之戰》(1962年4月出版)和《北洋艦隊》(1981年8月出版)。曾有人問過我:為什麼不寫一本完整的甲午戰爭史?我的回答是:斯事體大,無論資料積累還是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皆有不足,難當此任。這是我當時的心裡話。
到了1982年4月,中華書局總編輯李侃先生來濟南,住在珍珠泉賓館,我去看他。他告訴我,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教授向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
組組長李一氓先生建議,認為我國50年代編輯出版的大型資料書《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貢獻甚大,僅在美國培養的歷史學博士就不下於200名,但此後新資料不斷發現,《叢刊》已經不能適應進一步研究的需要了,應該組織編輯出版《叢刊》的續編。李老很重視費正清的建議,決定納入工作計劃,責成中華書局組織實施。李侃先生問我:你能否就甲午戰爭資料部分的續編代擬一份計劃?雖然事情來得突然,但我還是應承下來,兩天後便將草擬的一份《續編甲午戰爭資料的設想》交給了他。不想這份《設想》竟得到李老的認可,於1983年1月12日由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發文,正式委託我擔任《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之一的《中日戰爭》主編。我之所以寫這本《甲午戰爭史》,與此事是大有關係的。
其後,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會議在濟南舉行。分科討論時,山東師範大學胡濱教授提出:聽李侃先生說,甲午戰爭資料續編已確定由我省擔任,作為甲
午戰爭主要戰場之一的山東省,還應該編寫一部較為系統的《甲午戰爭史》,作為課題立項。並認為我是承擔此課題的最佳人選。最後,會議採納了胡濱先生的意見,將《甲午戰爭史》列為山東省社會科學「六五規劃」的一項課題立項。同年3月,為籌備甲午戰爭90周年學術討論會事,我去北京與三家會議發起單位為山東社會科學院和山東省歷史學會)商量有關事宜。在京期間,還廣泛徵詢學術界同仁的意見,有機會與人民出版社的張作耀先生相識。這是我們第一次會面,他就直截了當地提出,《甲午戰爭史》要交給人民出版社出版。他是一位辦事非常認真的人,以後多次詢問書稿的進展情況。還有一次開玩笑地說:千萬別等到我退休了再交稿!他的不斷催詢,也使我感到寸陰尺璧,不敢稍懈。到1985年10月,國家教委又將此書列入了《高等學校歷史專業教材編選計劃(1985—1990)》。筆耕歷時幾近八年,此書終得面世。
《甲午戰爭史》的出版,受到了有關領導部門的重視。出版的當年,中央宣傳部、新聞出版署聯合發出通知,為紀念鴉片戰爭150周年,更好地配合愛國主義教育,特向讀者推薦一批優秀圖書,在書單中開列人民出版社刊行的《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等著作5種,此書亦名列其中。學術界輿論對此書也表示認同,並作出了肯定評價。1992年,此書被評為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當初由於各方面的推動和鼓勵,我才有勇氣和決心承擔《甲午戰爭史》的寫作任務;今逢此書再版,我要向關心並給予幫助的有關部門、學術界同仁和熱心的讀者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這次本書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我對全書又重新做了校訂,錯字改之,漏字補之。原來書中凡公元紀年、記時及單純用作數詞的數字,皆用漢字,今
除引用文獻仍保其舊外,余則統改用阿拉伯數字。對西人譯名誤從近人者,則根據清朝檔案更正之,如戴樂爾(WilliamF Tyler)即是。原先此書梓行后,即有讀者認為,書中應插印若干照片和地圖,以期做到圖文並茂。再版的責任編輯孫瑜先生也提出了同樣的意見。這個建議非常好,這就是書中增加地圖和照片的由來。另外,書後還附有一份《徵引與參考書目舉要》,以便於讀者查閱。是否妥當,仍請讀者提出寶貴的批評意見。
著 者
乙酉仲春于泉城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