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以詩為媒,融匯中西-梁宗岱與法國文學的互動-1924-1944 ISBN:9787305267994 出版社:南京大學 著編譯者:曹冬雪 頁數:31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284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作為五四時期成長起來的文人,面對強勢的西方現代文化,梁宗岱具有同代人普遍的文化身份焦慮。站在東西方、傳統與現代的十字路口,在西化與復古之間,梁宗岱選擇了第三條道路,要把中西文化取其精華融會貫通,從而開闢新局面。固有傳統也好,外來影響也罷,如何取捨涉及的根本問題是價值標準問題。在二十世紀上半葉中法文學交流史中,梁宗岱同時扮演引進者與輸出者的角色。作為引進者,他向中國讀者譯介法國文學作品,尤為重要的是引進法國的詩學思想,此外,他還向法國讀者譯介自己的詩歌與中國古典詩詞。在這種雙向的文學交流中,他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學價值觀,每一次思考與抉擇都體現了他對於人類精神普遍性與文學永恆價值的追求。作者簡介 曹冬雪,南京大學法語語言文學博士,南京理工大學中法工程師學院講師。曾在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接受聯合培養。譯有《形影不離》《論美國的民主》等,發表學術論文若干篇。目錄 引言第一章 梁宗岱中西文化融合論的萌櫱 第一節 中國五四前後的東西文化論爭 第二節 少年梁宗岱的文化立場與早期詩歌創作 一、少年梁宗岱的中西文化融合論 二、《晚禱》中的中西文化意象 第二章 詩之形體:對瓦雷里形式詩學的接受 第一節 瓦雷里:梁宗岱在新舊之間的選擇 第二節 瓦雷里對於形式的辯護 一、穿越歷史的永恆價值 二、形式與精神自由 三、形式創造精神貴族 第三節 梁宗岱形式觀念的形成 一、旅法期間作品中的形式意識 二、形式觀念的形成 第四節 梁宗岱三四十年代的形式探索 一、商籟體創作 二、翻譯中對西方詩體的移植 三、從白話新詩到古典詩詞 第三章 詩之「靈境」:象徵主義詩學建構 第一節 象徵主義與中國傳統美學的融合 一、詩歌的含蓄之美 二、「靈境」:東西方的泛神論與神秘主義 三、象徵主義作為一種普遍的詩學標準 第二節 梁宗岱對波德萊爾與馬拉美的接受 一、對波德萊爾的過濾式解讀 二、對馬拉美的接受與偏離 第三節 梁宗岱與瓦雷里的對話 一、純詩:瓦雷里背後的神父先生 二、梁宗岱與瓦雷里對待理性的不同態度 第四節 象徵主義對梁宗岱文學命運的影響 第四章 詩之品評:對文學實證主義研究的批駁 第一節 中法文學研究領域中的實證主義 一、巴黎大學文學史教育 二、文學研究在中國的考證之風 第二節 梁宗岱對文學實證主義的批判 一、「走內線」的批評路徑 二、逐漸遠離文學史研究的批評之路 三、與文藝心理學的距離 第三節 詩人與學者之間的模糊身份 一、專業人士與業餘人士 二、主觀批評與絕對價值的悖論 三、理論時代的「他者」 第五章 詩之法譯:讓中國經典走進世界文學 第一節 詩歌法譯的動機 一、內在動機:象徵主義詩學的推動 二、外在緣由:中國古典詩詞在法國的譯介 第二節 詩歌翻譯中的中西融合 一、中西思想:融合中的競爭 二、語言差異:融合中的讓步 三、形式要素:融合中的取捨 四、典故的處理:對普遍性的訴求 第三節 文學對外傳播:從防衛到進取的姿態 一、在法文學傳播的先驅 二、在法文學傳播的同路人 第四節 東風西漸下的《法譯陶潛詩選》閱讀 一、法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東西文化論爭 二、瓦雷里序言:沉默的背後 三、羅曼·羅蘭的閱讀:對「他者」的期待 四、粱宗岱對人類精神普遍性的強調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Ⅰ 梁宗岱專述或提及瓦雷里的批評文章 Ⅱ 梁宗岱譯法國詩人作品(1924—1944) Ⅲ 民國時期被詩集或文選收錄的梁宗岱詩文 Ⅳ 梁宗岱在法期間(1925—1930)發表作品 Ⅴ 陶淵明《神釋》四種法譯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