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43次殺意 ISBN:9787532794317 出版社:上海譯文 著編譯者:石井光太 叢書名:譯文紀實 頁數: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269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這是發生在衰落的工業城市川崎的一起轟動日本的少年犯罪案件。石井光太對兇手和被害人成長過程進行了深入取材和細緻梳理,既呈現了案件的全貌,更觸及了尖銳普遍的社會問題,激發人們思考一個普通而又長新的話題,就是在青少年的培養教育上,家庭、學校和社會應當並且怎樣承擔起各自的責任。內容簡介 隨處可見的家庭的問題,隨處可見的孩子的煩惱,隨處可見的孩子的社交圈,為什麼會發展成凄慘的殺人事件? 2015年2月20日清晨,寒風刺骨。日本川崎市多摩川的堤岸邊,人們發現了上村遼太的遺體。年僅13歲的遼太全身赤裸,身上有多達43處刀傷。 遼太的失血量超過1升——相當於全身血液的三分之一,在徹底失去知覺前,他艱難地爬行了23 5米,試圖到公路上求助,但終究沒有力氣爬上堤壩。 警方不久便逮捕了犯罪嫌疑人,三人均未成年。 三名少年本是與遼太一起消磨時間的夥伴。父母離異之後,遼太跟隨母親和兄弟姐妹搬到了新城市,卻難以適應新生活。青春期的孩子在家裡和學校里失去容身之處,轉而向外部世界尋求,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他們遇到了和自己境遇相似的孩子,構建起一個共同的圈子,想要填補彼此心中的空洞,在這個過程中,有時會做些壞事——抽煙、打架、小偷小摸。 但究竟是在什麼時刻,少年們的心中生出了殺人的念頭?作者簡介 石井光太 1977年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文藝學科。其作品多以日本國內外的文化、歷史、醫療題材為主。 2004年入圍第2屆開高健紀實文學獎。 2011年入圍第33屆講談社紀實文學獎。 2012年獲得震災,核輻射報道特別獎,入圍第34屆講談社紀實文學獎、第11屆新潮紀實文學獎。 2016年入圍第47屆大宅壯一紀實文學獎。 2019年獲得第9屆廣島紀實文學獎。 2021年獲得第20屆新潮紀實文學獎、貧困新聞報道獎。 代表作: 《惡魔之家》《飢餓凈土》《43回的殺意》《漂流兒童》《近親殺人》等多部重要日本紀實文學作品。目錄 第一章 慘殺邂逅/裂痕/吉岡兄弟/騙出來/殺害 第二章 家人 組建家庭/西之島/離婚/川崎/初中時光 第三章 逮捕 發現遺體/徘徊/獻花/搜查/靈前守夜 第四章 犯人 審判/虎男的成長經歷/阿剛的成長經歷/胡作非為/判決/全面否認/都是手機惹的禍 第五章 遺屬 採訪/家人的不和/家庭法院和兇手的家人/兇手的責任/對判決的疑問/報仇/回憶 尾聲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