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歷史視野下的城市與社會 ISBN:9787542683397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蘇智民 陳恆 頁數:51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028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歷史視野下的城市與社會》系都市文化研究第29輯的出版物,該叢書是我社知名的學術品牌書系之一。本書圍繞「歷史視野下的城市與社會」這一主題,主要立足城市和城市史理論,從宏觀和微觀,理論和現實等不同角度,探討了與城市世界與歷史發展相關的種種論題。 本書分為「城市史」「城市與社會」「藝術中的都市文化」三個專輯。目錄 城市史賓禮之外:文明史視域下的唐代客館體系及意義 從觀光到規劃:近代日繪哈爾濱城市地圖的演變 清末民國吳語區寶卷的城市化 譯介、檢視與擘畫:歐美市制在近代中國的流播 英國蘭開夏奧爾德姆的近代社會轉型初探 ——一種城市史視角 論希伯來聖經中「逃城」的淵源與意義 城市與社會 論英國文藝復興的時間觀念及其對莎劇創作之影響 身穿漢服的莎士比亞 ——邵挺與許紹珊文言文《羅馬大將該撒》考釋 泰朱·科爾《開放的城市》中非洲世界公民的漫遊 澳門文學獎與「文學澳門」的生產 名伶、洋場才子與晚清上海的梨園文化 重新審視大眾抵制辱華電影運動 ——以「金陵大學影片辱國案」為例 左翼都市體驗、事件與「陶派詩」 ——重審1940年代袁水拍的詩歌轉型 論蘇區法制建設中的勞動感化制度 「文學」如何講述「進城」故事 ——重審「許立志事件」 從記憶形態的轉變看人工智慧文學創作的時間性 ——以人工智慧「微軟小冰」的詩歌創作為例 生存·情感·信仰:戰後上海的市民自殺現象研究(1945—1949) ——以遺書為中心的考察 從移民聚居區到國際化社區:上海國際化社區的形成、演變及特點 魔怪城市:《彩圖集》的城市想象與現實關懷 地域文化視野下的上海徐家匯趙巷革命往事研究 文學·文化·消費:當代青年廢話文學的文化演繹與話語析理 政治與法治:走向共同體的社區治理 賽博格、空間與身體:三重賽博格身體的建構與邏輯 ——基於虛擬社區「網路掛人」現象的分析 「超地方實踐」:特色小鎮建設中的行動者網路建構 ——以上海市Z特色小鎮為例 藝術中的都市文化 論上海電影期刊與電影明星的製造(1921—1949) 性別·身體·媒介:趙竹光與健身健美文化在近代上海的傳播(1930—1949) 「文化間性」視閾下的張愛玲小說解讀 電影與動員:以1950年代的上海支內建設為中心 公園空間與身體政治:谷崎潤一郎《秘密》 視覺文化與遊戲特徵:視覺小說的故事建構與未來發展 從「披頭士狂熱」看60年代英國社會與音樂文化的互動關係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