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科技考古掠影 ISBN:9787312057977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著編譯者:王昌燧 頁數:23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019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這本小書以紀念文、綜述、著作序言、科普以及成果摘要等諸多形式,簡要介紹了作者在學界前輩泰斗的扶攜下,如何以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孜孜以求數十載,在科技考古領域不斷「開疆拓土」,在陶瓷、冶金、玉器、建材、生物、農業、有機殘留物和鹽業等考古領域獲得一系列原創性成果,並培養了一大批科技考古領域的優秀人才和領軍人物。字裡行間富含作者切身體會,或抒發緬懷前輩泰斗的真情實感,或闡述科學研究的經驗和心得,或談及研究生選拔、培養的原則與訣竅,對於科技考古專業的年青教員和研究生,一定會有著切實的啟示和借鑒。附錄中收錄的幾篇有關傑出校友的文章,則可視為作者多年來欲為「老五屆」吶喊的變通之舉。本書對科技考古的學習者,以及對本專業有興趣的讀者具有一定的參考指導意義。目錄 前言第1篇 創新成果篇 陶瓷科技考古 冶金科技考古 玉器科技考古 鹽業科技考古 第2篇 人生感恩篇 錢老予我恩重如山 受益終生的關愛和提攜——敬賀楊承宗先生九五華誕 銘記俞先生教誨,上下孜孜以求索 劉東生院士與科技考古 恩師李家治先生的點滴回憶 譽滿學界的不老松——萬輔彬先生八秩華誕賀辭 第3篇 前沿綜述篇 X射線衍射技術在考古領域的應用 科技考古學 文物產地研究的發展簡史——兼論科技考古與Archaeometry 科技考古學的現狀與展望 科技考古學的現狀與展望 「原始農業對中華文明形成的影響」研討會總結 中國考古如何成為世界考古的熱點 中國古陶瓷無損科學鑒定的前景和問題 「中國古陶瓷科技鑒定」研討會總結 關於建立中國古陶瓷科技鑒定中心的初步思考 「冶金考古研討會」總結 青銅冶金考古的一些熱點問題 陶瓷科技考古的若干前沿問題 我國古陶瓷研究的現狀與動向 科技考古漫談 古DNA分析在考古中的應用 生物考古的研究進展及展望 蓬勃發展的科技考古學 科技考古:探究歷史真相 古代陶瓷燒制工藝的研究歷程 第4篇 著作序言篇 《中國古代銅鏡工藝技術研究》之序 《范鑄青銅》之序 書評:發揚光大我國范鑄工藝之力作 《科技考古論叢(第一輯)》之前言 《科技考古論叢(第二輯)》之前言 《科技考古論叢(第三輯)》之前言 《科技考古學概論》之序 《絳縣橫水西周墓地青銅器科技研究》之序 《錢幣學與冶鑄史》之序(二) 持續發展的我國古代錢幣鑄造工藝 《穩定同位素食譜分析視角下的考古中國》之序 《陶器·技術·文化交流——以二里頭文化為中心的探索》之序 《中國早期玉器科技考古與保護研究》之序 我一生的重要階梯 我的科教感悟 我的科技考古之路 第5篇 科學普及篇 一組關於科技考古學的科普小文 科技與文物 雙墩刻畫符號:中國文字的起源? 考古學文化的動態特徵 早期陶器芻議 原始瓷產地研究之啟示 陶寺文明拾遺 科技方法與歷史學研究 科技考古學科發展的思考 附錄 美國物理學家心目中的「天才科學家」:王肇中教授 電流變液領域的佼佼者:陶榮甲教授 給狄拉克符號插上翅膀的范洪義教授 霍金的華人學生:吳忠超教授 術語名詞表 第一部分照片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