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與李朝時代 岸本美緒 宮島博史 978722117936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貴州人民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明清與李朝時代
ISBN:9787221179364
出版社:貴州人民
著編譯者:岸本美緒 宮島博史
頁數:39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029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部融合了明清時期政治史、社會史、經濟史、文化史、東亞國際關係史的多彩歷史捲軸,對東亞近世五百年曆程「超越一國史框架的解讀」。 本書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啟發意義,無論是專業歷史研究者還是普通讀者,都可以從中獲得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思想啟迪。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講述了明清兩朝的中國史、李朝時代的朝鮮史。亦可以說是一部以明清和李朝歷史為主軸的東亞史。作者在東亞多樣的國際關係和變幻的國際局勢中,描述了迎來傳統封建王朝最終階段的明清兩朝以及兩班官僚制度形成的李朝時代的實相。

作者簡介

岸本美緒,1952年生,東京人。日本歷史學家,以研究明清社會經濟史著稱。在東京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學位,先後在東京大學、御茶水女子大學任教,現為御茶水女子大學名譽教授、公益財團法人東洋文庫研究員。主要著作有《清代中國的物價與經濟波動》(日文版1997,中文版2010)、《明清交替與江南社會》(1999 以下均為日文版)、《明末清初中國與東亞近世》(2021)、《明清史論集》(全4冊,2012--2021)等。

目錄

第一章 東亞世界的地殼變動
宋元時代的遺產
可視的東亞世界/蒙古帝國的傘蓋
風雨飄搖的高麗王朝
恭愍王的反叛/慶州鍥氏/李成桂的崛起
元末動亂與朱元璋
貧困的淮西地區/元末動亂/朱元璋勢力的崛起
明朝統治的確立
淮西風氣/儒教的正統主義/恐怖政治
李朝的建國
太祖李成桂的即位/龍之淚
偉大的發明:訓民正音/罕見的獨裁者——世祖
開闊的國際視野
《海東諸國紀》/朝鮮使節眼中的中世日本
第二章 明王朝的發展
明初政權的「南與北」
明王朝的重心/建文帝和燕王/遷都北京/新首都北京
永樂時代的發展
遠征漠北/東北的女真族/鄭和的大航海事業/宦官和周邊民族
明朝的朝貢世界
明代的朝貢關係和海禁/琉球與馬六甲
處於守勢的明王朝
土木之變/萬里長城和九邊重鎮
明代中期的國家與社會
成化、弘治的盛世/皇帝與中央官制
地方行政制度/科舉和紳士
不想當皇帝的皇帝
第三章 兩班的世紀——16世紀的朝鮮
柳希春和《眉岩日記》
《眉岩日記》
柳希春的生涯/豐富多彩的登場人物
兩班官僚制
宮崎市定的朝鮮科舉論/李朝時代的科舉制度
與中國科舉的比較/科舉和兩班
士林派政權成立的意義
親族之「網」
環繞著柳希春的親族群/雙系的親族觀念
族譜編纂之始/小說《洪吉童傳》的作者問題
鄉村社會和地方統治
潭陽鄉案/兩班是一種身份嗎
留鄉所和京在所
開發的時代
兩班的經濟實力
兩班的精神世界
藏書家柳希春/啟蒙精神
16世紀的大儒們/文學之心
時代的轉變
此後的希春一族
舞台的變化
黨爭之始/狹隘的國際視野
第四章 明王朝後期的光與影
北邊防衛和財政問題
風俗的變化/北邊局勢——越過長城的漢人
明朝財政和白銀問題
東南沿岸的倭寇
日本白銀的登場/倭寇集團的成長
嘉靖大倭寇/北虜南倭問題的緩和
北虜南倭與白銀的流動
明末的都市和農村
官僚、商人的財富積蓄/農村手工業
城市的服務業
共同性與秩序
陽明先生的頓悟
赤子之心
明末社會與陽明學/陽明學的激進化和對陽明學的批評
政治的季節
嘉靖帝時代/徐階與海瑞
張居正時代/中央與地方
魏忠賢與開讀之變/草莽志士與「粗魯」的英雄
明末的「市民」社會/臃腫的病人
第五章 華夷變態
世界體系與東亞
《華夷變態》/白銀問題
與19世紀的比較
壬辰、丁西倭亂
「商業時代」和新興國家/安東郡的河回之地
壬辰、丁酉倭亂/佔領地的日本軍隊
邊境的反抗勢力
邊境「權力」的簇生/遼東軍閥李成梁
南海巨擘鄭芝龍/南北的新興勢力
清朝的成長
努爾哈赤的出身/后金的建立
后金的進擊/皇太極時代
明朝的滅亡
貧困農民的起義/從傳說到史實
北京陷落與清軍入關/南明政權
清軍對漢地的征服/明朝的遺民
清朝統治的確立
鄭氏與台灣/三藩之亂
周邊勢力間的決戰
第六章 朝鮮社會的成立
胡亂和小中華
被囚禁的王子們/光海君的均衡外交
《李朝實錄》與兩個版本的《光海君日記》
仁祖反正與胡亂/小中華
黨爭漩渦中的人們
黨爭的經過/羅州羅氏和海南尹氏
對黨爭的評價
統治體制的重組
稅制的變革/均役法/戶籍和量案
傳統農耕方法的確立
傳統的形成
荷蘭人眼中的17世紀朝鮮/親族制度的變化
「□(特殊字元)」的形成
「□(特殊字元)」與商業
商業的地位
第七章 清朝的和平
康熙帝時代的周邊環境
康熙帝的時代/東南的海上貿易
清朝與俄羅斯的遭遇
與準噶爾的戰爭
清朝皇帝的兩副面孔
大汗與皇帝/賜宴與圍獵
紫禁城內的學者皇帝/曆法之爭
清朝皇帝的多文化素養/奏摺政治
清朝國家的構想
雍正帝的即位/《大義覺迷錄》
雍正帝的社會觀/皇帝手中的「繩梯」
歐洲人眼裡的中國
天主教傳教與禮儀問題/啟蒙主義者眼中的中國
第八章 新的挑戰者一李朝末期的朝鮮
圍繞鄉村社會主導權的爭奪
鄉戰/鄉吏的世界/鄉吏的組織與作用
鄉吏層的兩班志向
實學與天主教
實學的「發現」/《熱河日記》的批判精神
實學思想家的位置/天主教的傳入
兩班對天主教的受容/中人階層對天主教的受容
燕行使和通信使
正祖的夢想與挫折
英祖與蕩平策/正
祖與奎章閣
正祖與丁若鏞
變動的預感
身份制的動搖/奴婢制的解體
《春香傳》的世界
近代的展望
民亂的時代/興宣大院君的登場
大院君的權力基礎
第九章 從盛世到危局
《紅樓夢》與《儒林外史》
清代的士風/「紅樓夢論爭」
科舉與中國社會/清朝的考證學
「十全老人」乾隆帝
版圖的擴大/清朝的統治構造
繁榮的時代
糧食暴動頻發
歐美商船貿易的繁榮
廣州貿易體系
山區經濟與動亂
東西方「人口論」
移民的社會
嘉慶白蓮教之亂
第十章 人與社會——比較傳統社會論
中國的「家」與社會團體
差序格局/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