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期長江下游圩田開發與環境問題研究 莊華峰 978731205631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唐宋時期長江下游圩田開發與環境問題研究
ISBN:9787312056314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著編譯者:莊華峰
頁數:25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977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結項成果。本書突破了以往學界單一圩田史研究視野的局限,而把唐宋時期長江下游圩田的開發及其與環境的關係聯繫起來考察。全書以正史方面的文獻為基本史料,結合考古、檔案、方誌、碑刻、文集、筆記、圩田志等相關資料,圍繞唐宋時期圩田的開發與修築、圩田的管理、圩田的經濟地位、圩區的自然災害以及圩田開發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等重要議題進行了翔實討論與細緻分析,既注重宏觀考察,也致力於個案研究。本書基於新視野,運用新方法,探討新問題,既促進了歷史學與其他學科間的交叉和結合,拓展了歷史學的研究領域,又注重總結歷史的經驗和教訓,為協調本地區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係,保證本地區「生態-經濟社會」三維複合系統的健康運行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礎理論依據與歷史借鑒。本書適合在讀中國史專業博士、碩士研究生,以及環境史、災害史、鄉村史研究者閱讀,對於長江下游地區的水利、文化部門管理者也有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庄華峰,安徽歙縣人,歷史學博士。現為安徽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安徽省優秀專家,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安徽文化與古代中國」主講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入圍人選。長期從事社會史、環境史和魏晉南北朝史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省部級項目,出版《中國婚姻史》《中國長江流域開發史》《中華文明史》《中國社會生活史》《魏晉南北朝社會》《飲食生活:舌尖的創造》等十多部著作,並在《中國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民族研究》《史學史研究》《清史研究》《史學月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等重要期(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著作曾獲省部級一、二、三等獎。

目錄

序言
緒論
第一章 唐宋及此前長江下游的農田水利開發
第一節 唐以前長江下游農田水利的初步開發
第二節 唐宋時期長江下游農田水利的開發熱潮
第二章 唐宋時期圩田的開發與修築
第一節 唐宋時期圩田開發的特點及其相關理論
第二節 唐宋時期圩田的修築
第三節 太湖塘浦圩田的衰落及其原因
第三章 唐宋時期圩田的管理
第一節 政府對圩區的管理
第二節 民間對圩區的管理
第三節 官圩與私圩的比較與分析
第四節 圩區的水事糾紛及應對
第四章 唐宋時期圩田的經濟地位
第一節 圩田在各地耕地中所佔比重
第二節 兩熟制的推行與圩田的高產穩產
第三節 糧米賦稅仰給於圩田
第四節 圩田在公益事業田產中所佔比例
第五節 圩田開發的歷史效應
第五章 唐宋時期長江下游圩區的自然災害問題
第一節 圩區自然災害的分佈與特點
第二節 圩區自然災害的成因與影響
第三節 應對自然災害的措施
第六章 唐宋時期圩田開發與生態環境問題
第一節 圩田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第二節 生態保護思想與措施
第三節 圩田禁圍與反禁圍的衝突與對抗
結語
附錄 唐宋時期長江下游圩區自然災害表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