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人轉型的實證研究-基於J廣電集團的微觀考察 ISBN:9787576609264 出版社:東南大學 著編譯者:張靜 頁數:27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800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透過媒介管理學的視角,藉助實證主義方法對這一主題進行研究。在綜合國內外現有研究文獻的基礎上,以組織行為學SOR理論為研究框架,提煉了傳統媒體人轉型的外在刺激岡素、內在心理因素的若干構念,提出了外在因素促成媒體人轉型行為的若干假設,建立了一個外部環境-內在狀態-個體行為三個層次的傳統媒體人轉型的SOR模型。通過問卷調查、統計分析,證實了外在因素對傳統媒體人轉型意願與行為的影響及作用路徑,闡釋了傳統媒體人內在因素對轉型行為的影響。同時,本書還在深度訪談的基礎上就問卷研究發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進一步討論。作者簡介 張靜,女,1976年生,江蘇丹陽人,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大眾傳播與媒介管理。曾參与江蘇省傳媒整合與媒介融合戰略研究項目,主持江蘇省新聞人群體研究項目。目錄 前言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問題的提出 三、研究意義 第二節 文獻綜述 一、媒體人轉型研究 二、組織變革及其員工應對研究 第三節 研究內容、框架與方法 一、研究內容 二、研究框架一一s0R理論模型 三、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過程 一、作為個案的J廣電集團 二、個案選擇的考量 三、研究過程 第五節 技術路線與結構安排 一、技術路線 二、結構安排 第二章 研究模型建構與假設提出 第一節 傳統媒體人轉型的環境因素 一、組織學習 二、組織激勵 三、授權賦能 四、社會支持 第二節 傳統媒體人轉型的內在因素及轉型意願與行為 一、組織認同 二、變革承諾 三、融合能力 四、轉型行為 第三節 研究假設與模型 一、外在環境變數的假設 二、內在因素的假設 三、研究模型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問卷設計原則與步驟 一、問卷設計原則 二、問卷初步設計 三、問卷構成 四、問卷確定 第二節 構念的度量 一、環境構念測量 二、機體變數(0)的測量 三、反應構念(R)的測量 第三節 樣本描述 第四章 數據分析與假設檢驗 第一節 變數的信度與效度檢驗 一、信度檢驗 二、效度檢驗 第二節 統計分析 一、組織學習 二、組織激勵 三、授權賦能 四、社會支持 五、組織認同 六、變革承諾 七、融合能力 八、轉型行為 九、轉型倦怠 第三節 結構方程模型 一、基本模型與假設檢驗 二、S—R模型估計 三、S—O模型估計 四、0—R模型估計 五、整體模型估計 第五章 進一步討論與分析 第一節 授權賦能與轉型行為 一、授權賦能推動轉型行為的內在邏輯 二、「層層審核」對授權賦能的制約 第二節 組織激勵與轉型行為 一、利益驅動促進轉型意願和行為 二、激勵不足制約積極轉型 三、「逆向激勵」造成人才流失 第三節 組織認同與轉型行為 一、組織認同與積極轉型無直接關係 二、成功性組織認同促進積極轉型 第四節 傳統媒體人轉型行為的類型劃分 一、積極轉型 二、消極轉型 三、轉型逸出 四、轉型倦怠 第五節 廣電媒體轉型:現實與困境 一、電視媒體轉型滯后 二、廣播媒體轉型的優勢 三、電視媒體轉型面臨的難點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 主要研究結論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實踐啟示 一、研究貢獻 二、實踐啟示 第三節 研究不足與展望 一、實證主義研究方法的不足 二、共同方法偏差問題 三、研究樣本及數據的限制及展望 四、研究工具的限制及展望 五、研究構念等方面的不足及下一步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