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論法學研究方法 ISBN:9787519786861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陳瑞華 頁數:3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854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磨刀不誤砍柴工。」對於那些正在嘗試進入法學之門的青年學子而言,對各種法學方法都加以了解,並進行相應的學術嘗試,從而發現一條適合自己的研究路徑,是進入法學研究世界的必由之路。本書是一部有關法學研究方法的學術著作,記錄了作者八年來在這一問題上的所思所想。本書所要研究的是「如何做研究」「如何寫文章」的問題。作者簡介 陳瑞華,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法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兼任北京大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2004年,獲得中國法學會第四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 主要研究興趣為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司法制度和程序法基礎理論。曾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政法論壇》等刊物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20餘部。主要代表作有:《刑事審判原理論》《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程序性制裁理論》《程序正義理論》《刑事訴訟的中國模式》《刑事證據法的理論問題》《司法體制改革導論》《刑事辯護的理念》《刑事辯護的藝術》《論法學研究方法》《刑事證據法》《看得見的正義》等。目錄 法學方法的基本要素——關於法學研究方法的對話之一附錄一 中國的問題,世界的眼光 法科學生如何撰寫學術論文——關於法學研究方法的對話之二 附錄二 穿過經驗事實的迷霧 社會科學對法學方法的影響 附錄三 如何研究法律問題 如何進行原創性法學研究 附錄四 驚心動魄的跳躍 法學研究的第三條道路——連接經驗與理論的法學研究方法 附錄五 法學研究方法的反思 法學研究的社會科學轉型 附錄六 法學研究的具體方法 刑事訴訟法學的研究範式與方法問題 附錄七 制度問題與理論問題的區分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