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建設研究 李亞 978731106333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蘭州大學
NT$29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當代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建設研究
ISBN:9787311063337
出版社:蘭州大學
著編譯者:李亞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882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中奮鬥的歷程,立足世界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域,以中信仰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為主題,系統闡釋中信仰建設的理論內涵、考察信仰建設的歷程、分析信仰建設的時代要求,從客體邏輯和主體邏輯兩個維度著手,探究如何建構科學合理的馬克思主義信仰體系和系統有效的信仰建設路徑。按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相結合的方要義,以中馬克思主義信仰為主線,採用理論與實踐、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思維方式,對中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理論基礎、歷史、基本驗、時代方位、現實路行了深入探討,得出了較為信實的結論。

目錄

第一章 中信仰建設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何為信仰
何為中的信仰
第三節 中信仰建設的價值意蘊
第二章 中信仰建設的歷程
第一節 新民主主義時期的信仰建設
社會主義和建設時期的信仰建設
第三節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信仰建設
第四節 中國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信仰建設
第三章 中信仰建設的基本驗
第一節 注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辯證發展
第二節 以思想和激發員的信仰自覺
第三節 在不懈奮鬥中築牢信仰建設的實踐根基
第四章 中信仰建設的時代方位
第一節 中信仰建設的時代趨向
第二節 中信仰建設的時代要求
第五章 中信仰建設的現實路徑
第一節 中信仰建設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優化員教育
塑造有效載體
完善基本保障
結語
參考文獻

摘要
第一章
中信仰建設的理論基礎
信仰作為人類特殊的精神現象,既具有社會意識的一般特徵,又具有自身的內蘊。中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是由無產階級中的分子組成的特殊政治組織,而中人是由特殊材料做成的人。這種特殊材料,不是鋼鐵,卻比鋼鐵還堅韌;不是金銀,卻比金銀更閃光。這種特殊材料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胸懷崇高理想,有著比一般人更高的境界、覺悟和擔當,賦予人特殊的堅定信仰和政使命。中的信仰具有人類信仰的一般特徵,也具有政治組織的信仰特性。如何理解信仰這一人類的特殊精神現象、怎麼把握中的信仰之內涵,厘清這些基本問題是研究中信仰建設的重要理論前提。
第一節 何為信仰
信仰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為了更好維持自身展而形成的基本、深刻、複雜的精神活動和精神現象,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精神象徵。信仰的基本形態與具體內涵並非一成不變的,其內在變遷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的發展的內在邏輯和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縱觀人類發展史,在社會實踐活動和生產力的發展歷程中,人的生存曆了從人的依賴關係到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發展,人的精神狀態實現了由被動到主動的積極轉向,而作為維繫人類展的內在精神力量,信仰的生成動力從外在趨向內在,並逐漸呈現出以理性為表徵的基本樣態。從信仰的發展歷程看,它借助神話、、藝術、倫理、科學和哲學等精神方式來表現自身,以追求對自然世界、世俗世界、無世界、個體世界、驗世界和有限世界的而從根本上影響人的精神生活和社會活動,並作用于人的生存狀態與社會歷史的發程。
一、信仰的內涵
一個概念,無論是科學的或日常意識的概念要與它所反映的客觀現實一同發展和豐富,其應用範圍和意義也將隨之發生變化。從人類整體生存維度看,信仰是人類對自身存在的整體審視與反思,對自身與外界關係的自覺體認與主觀調整,即人的類意識,在社會意識形式中是處於統攝地位的高意識形式,其內涵隨著人類實踐及社會的發程而不斷豐富。理解一般意義的信仰,既要把握其內在本質,還要回應其現實基礎而形成系統科學的內涵認知。
(一)信仰的本質
信仰作為一種意識機制或思維機制,是人類特殊的精神現象和精神形態,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更為深層和持久的內在力量。從信仰的屬性看,它是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思想上層建築,因此具有社會意識的一般特徵。同時,信仰凸顯了意能表徵,是構築人類精神世界的中流砥柱和重要支撐,內在道含了人的生存立意、價值遵循、理想追求等內容。
根據《漢語大詞典》的解釋,信仰有兩個維度的理解:一種是實踐維度,表示”對某人或某種主張、主義、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已行動的榜樣或指南”;另一種是本體維度,指”相信並奉為準則或指南的某種主張、主義、等”中。這兩種解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體現了信仰的一體兩維,蘊含了完整的信仰體系結構,即信仰主體、信仰對象和信仰心態,其中信仰心態是形成信仰的關鍵。
州中國傳統文化中,信仰多見於典譯語。14年商務版的《代漢語詞典》未收”信仰”條;唯1993年商務版的《辭源》(合訂本)有”信仰”條:”信服尊敬。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