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農地流轉的政府行為與政策優化研究 ISBN:9787109316287 出版社:中國農業 著編譯者:尚旭東 頁數:18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821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分析農地流轉政府行為的現實背景、邏輯因由、行為偏好、政策工具和政策效應,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農地流轉政府行為形式多樣,既有補貼激勵、項目配套、規制設定和方式創新等,還有政策項目等多類型的手段等。在此基礎上,本書分析了問題產生的主要根源,提出了完善政策的有關建議。目錄 前言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規模經營情結、流轉規制願景與公共政策目標 第二章 文獻回顧:基層政府主導農地流轉的邏輯、表徵、成效與問題 一、圍繞政府行為背後「政策邏輯」「驅動因素」「角色定位」的探討 (一)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政府主導農地流轉動機的理論分析 (二)關於地方政府的行為選擇和驅動因素的分析 (三)關於政府在農地流轉中角色定位的研究 (四)關於政府主導型農地流轉的影響研究 二、針對政府主導型農地流轉政策工具的探查 (一)農地流轉補貼政策構建與政策實踐的思辨 (二)發達國家通過補貼激勵農地交易的經驗借鑒 (三)著眼政府行為「成就績效」與「局限不足」的探析 (四)已有文獻缺口與本書的切入 第三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農地流轉概況:基於面上的調研分析 一、土地經營權流轉基本情況 (一)出租(轉包)是主要流轉方式,入股合作社佔比高 (二)多數流轉雙方簽訂合同,整村(組)流轉規模可控 (三)流轉入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三類主體成為主要對象 (四)流轉用於種植糧食作物已是經營權流轉首要用途 (五)5年內為流轉期限主要選擇,1年內多為口頭流轉 (六)流轉價格受地力、區位、用途、主體因素影響較大 (七)絕大多數主體經營規模不足50畝,超200畝佔比低 (八)多數縣級行政區設有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或服務中心 二、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和制度建設情況 (一)經營權有序流轉、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制度初步建立 (二)用途管制、主體審查、引導機制風險防控基本覆蓋 (三)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建設體系完備、多級覆蓋 (四)出方案、選試點、拓渠道推動經營權融資擔保實現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交易層面:流轉市場不健全與流轉意願不充分並存 (二)經營層面:非糧化、非農化經營與高溢價時有發生 (三)發展層面:政策影響、替代效應與流轉動力和訴求 (四)主體層面:主體融資瓶頸約束、配套設施建設不足 (五)政策層面:交易市場建設與主體支持政策尚有不足 (六)管理層面:平台缺失、監管與風險防範機制不健全 (七)保障層面:機構隊伍弱化,職責功能難以有效發揮 (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能力不足與功能發揮不充分 第四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農地流轉政府行為:邏輯因由與行為偏好 一、農地流轉中政府的邏輯因由與行為偏好:基於省級政策文本的分析 (一)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二)政策文本選擇 (三)政策文件編碼 (四)政府行為選擇的偏好分析 (五)政府行為選擇的邏輯因由 二、農地流轉的基層政府激勵行為:規模流轉(經營) 第五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農地流轉的政府行為:行為偏好下的政策效應 第六章 農地流轉政府行為對土地要素市場影響:要素流動,價格決定與成本變動 第七章 農地流轉政府行為對供需雙方行為邏輯的影響:交易策略與行為預期 第八章 政府行為和市場配置下農地經營比較:成本變動、規模影響和社會福利 第九章 農地流轉地方政府行為引致效應:大規模農地流轉經營「去家庭化」問題 第十章 問題的提出:研究結論、問題成因與思考 第十一章 問題的提出:政策優化建議 參考文獻 附件一農村土地(耕地)經營權流轉等情況省級調查表 附件二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調查問卷 附件三項目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概覽 致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