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宋明理學精義 ISBN:9787567651494 出版社:安徽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劉宏 頁數:2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879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伴隨著儒學在現代社會的復興,近年來的儒學界逐漸出現了一股「超越宋明,回歸先秦」的動向。從而,「與宋明理學說再見?」這一話題,開始成為當代的儒家學者難以迴避的理論問題。 我們能否與宋明理學說再見?這關乎著當代人對宋明理學所抱持的應有態度。 我們如何與宋明理學說再見?這關乎著宋明理學給當代人所留下的固有遺產。 與宋明理學說再見之後,我們該怎麼辦?這關乎著在接續宋明理學的基礎上,當代儒學所可能有的發展方向。 今天,我們之所以來回望宋明理學,是為了更好地認清儒學在當下的處境。內容簡介 理學又名道學、新儒學,由佛老刺激而來,發源於中唐的儒學復興運動,北宋中葉成為學術主流,元以後上升為意識形態,清亡方才消歇,綿延千年之久。本書以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陽明、戴震等人的原創哲學為研究對象,理清了宋明理學代表人物觀念之間的邏輯演化及對現實生活的哲學回應,展現了一幅川流浩蕩的哲思畫卷。作者簡介 劉宏,1984年生,安徽肥東人,因家鄉名自號「臨河」。安徽師範大學哲學碩士,山東大學哲學博士,現任職于安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教研室,副教授,兼任安徽師範大學「新國學社」指導教師。主要治學領域為先秦哲學、宋明理學等,致力於儒家哲學與儒學現代化研究,于《現代哲學》《學術界》《鵝湖月刊》《當代儒學》等期刊發表相關研究論文多篇。目錄 緒論一、宋明理學的名稱界說 二、宋明理學的歷史演變 三、宋明理學的理論問題 第一章 中唐至宋初的儒學復興運動 一、性與天道:中唐的理論焦點 二、明體達用:宋初的理論指向 第二章 周敦頤的理學開山 一、孔顏樂處 二、無極而太極 三、以誠為本 第三章 張載的氣本論 一、太虛即氣 二、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三、德性之知與見聞之知 四、民胞物與 第四章 程顥的理本論 一、二程同異 二、何謂「明道」 三、體貼天理 四、生之謂性 五、定性識仁 六、誠敬和樂 第五章 程頤的理本論 一、形上與形下 二、體用一源 三、性理與氣質 四、主敬涵養 五、格物窮理 六、心有體用 第六章 朱熹的理學集大成 一、理氣二分 二、理先氣后 三、理靜氣動 四、理一分殊 五、未發已發 六、心統性情 七、道心人心 八、天理人慾 九、主敬省察 十、即物窮理 十一、知先行后 第七章 陸九淵的心本論 一、心即理 二、發明本心 三、六經注我 四、朱陸之辯 第八章 王陽明的良知學 一、心外無理 二、知行合 三、致良知 四、四句教 第九章 戴震的理學批判 一、氣化生生 二、血氣心知 三、心通物則 四、以理殺人 附錄一:作為宋明儒學殿軍的蕺山學何以成立 ——以「本體與工夫」之辨為視角 附錄二:重建政統與學統 ——明清之際學術轉型的內在理路 附錄三:與宋明理學說再見 ——從宋明理學的興起看儒學的當代處境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