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類何以共生-交互行為與關係平等 ISBN:9787208187122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秦子忠 頁數:28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864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多元主義世界中,人類應當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應該如何行為,才能更好地共同生活在一起?作者從行為方式和平等原則兩個方面對這個問題展開論述,相應地本書的主要內容可歸結為交互行為與關係平等及其內在的邏輯關係。 人類之間平等對待是當前廣受關注的一種行為方式。與其他對待(如歧視、冷淡等等)相比,平等對待更有利於緩解利益或價值衝突。當代主流的平等理論主要是元素平等,如福利平等、資源平等、能力平等,等等,它們的缺陷是既不能充分關注程序上的不公正,也不能有效識別內嵌于社會關係中的剝削現象。作者倡導的關係平等是對元素平等的一種超越。與元素平等相比,關係平等及其原則所具有的優越性體現在:更能夠關注和識別剝削、壓迫等以關係形式存在的現象;能夠更好地與個人選擇、努力、責任等人類珍視的價值兼容在一起。作者簡介 秦子忠,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訪問助理教授(2019)。研究方向為政治哲學、國外馬克思主義、國家治理。專著有《正義的測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論文有《關係性平等》《人類的複雜性及其程序化的限度》等20餘篇。目錄 序言導言 各章主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如何行為? 第一節 世界圖景 第二節 行為合理性與邊界 第二章 共識的困境與出路 引言 第一節 共識困境的根源 第二節 一種出路:重疊共識理念的再定向 第三節 交互共識理念 第三章 最高階原則的正當性 第一節 原則的區位 第二節 最高階原則空間及其關係屬性 第三節 選擇主體及其有效邊界 第四節 一致性同意 第四章 平等 第一節 自主選擇與平等對待 第二節 什麼的平等 第三節 關係性平等 第五章 正義的邊界 第一節 國家的正當限度 第二節 如何糾正不平等? 第六章 政府 引言 第一節 問題與方法 第二節 人性假設:儒家進路 第三節 政府的性質:事例分析 第四節 一點拓展 第七章 聚合世界 第一節 為社會主義辯護 第二節 交互開放體系 參考文獻 說明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