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歐洲霸權之前-1250-1350年的世界體系 ISBN:978710022668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珍妮特.L.阿布-盧格霍德 叢書名: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頁數:52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720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歐洲霸權之前》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珍妮特·L 阿布-盧格霍德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全球史經典。本書描述了早期世界體系的興起過程,該體系形成於12世紀末期,至14世紀最初幾十年臻於頂峰,涵蓋了從西北歐至中國的廣闊區域。它重新整合了一套相當複雜的、環環相扣的子系統,包括歐洲、中東和亞洲。作者認為,這三個地區表現出大致的均衡發展,換言之,不存在可以統轄整個世界體系的霸權勢力。14世紀末期以來,這個世界體系中的權力真空,為歐洲勢力的發展和現代世界體系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作為一部由實證支撐的理論著作,本書豐富了世界體系理論的譜系,甫一問世便引發了學界的高度關注。沃勒斯坦、弗蘭克、喬治·莫德爾斯基等人紛紛發表書評,圍繞它的爭論經久不息。作者簡介 珍妮特·L 阿布-盧格霍德(1928-2013),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世界體系理論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開羅美國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西北大學以及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阿布-盧格霍德一生著述頗豐,在城市社會學、中東研究和世界體系理論等領域均產生了重要影響。主要著作有:《開羅:1001年的勝利之城》、《變幻的城市:城市社會學》以及《紐約、芝加哥和洛杉磯:美國的全球城市》等。《歐洲霸權之前:1250-1350年的世界體系》是她的代表作。目錄 序言導論 第一章 形成中的體系研究 13世紀:一個世界體系? 13世紀和16世紀的歐洲範例 一些史學方法論問題 本書計劃 第一部分 歐洲亞體系 從古老帝國中浮現 第二章 舉辦香檳集市的城市 作為經濟交易中心的集市 香檳集市及其所在城鎮 由香檳集市得出的經驗 第三章 布魯日和根特:佛蘭德斯的商業城市和產業城市 根特與布魯日的由來 佛蘭德斯紡織業的發端 紡織業的巔峰(根特)與向商業的轉移(布魯日) 布魯日與外國金融家 黑死病 由佛蘭德斯事例得出的經驗 第四章 熱那亞和威尼斯的海上商人 熱那亞和威尼斯的由來 十字軍東征對威尼斯與熱那亞的影響 國家資本與私人資本的聯合 貿易體制的變化,1260-1350年 14世紀中期的蕭條 由熱那亞和威尼斯得出的經驗 第二部分 中東腹地 通往東方的三條路線 第五章 蒙古人和東北通道 中亞大草原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 歐洲對蒙古人的逐步了解 蒙古統一帶來的意想不到的後果 撒馬爾罕和其他商旅中心 由蒙古統治得出的經驗 第六章 辛巴達之路:巴格達和波斯灣 穆斯林/基督徒的貿易 巴格達 通往東方的波斯灣線路 中線的衰落(對誰而言?) 由巴格達和波斯灣地區得到的經驗 第七章 奴隸蘇丹政權時期開羅的貿易壟斷 伊斯蘭教和商業 福斯塔特-開羅與生產過程和貿易過程 黑死病對埃及和敘利亞的影響 馬穆魯克政權與義大利商人的關係 紅海和亞丁:通往東方的門戶 由埃及事例得出的經驗 第三部分 亞洲 印度洋體系:一分為三 第八章 印度次大陸:在通往世界各地的路上 西向與地中海地區的早期聯繫 東向與東南亞的早期聯繫 印度西海岸:中世紀時期的古吉拉特和馬拉巴爾 馬拉巴爾—卡利卡特 中世紀時期印度東南部的社會組織 從印度洋事例中得到的經驗 第九章 海峽兩岸 今天的巴鄰旁和馬六甲 與外部的聯繫 對資料問題的質疑 印度對馬六甲海峽地區的影響 中國與馬六甲海峽 阿拉伯人與馬六甲、巴鄰旁及周邊地區的聯繫 由馬六甲海峽地區得出的經驗 第十章 中國的資源 中國參与世界貿易 技術水平 商業慣例和制度 13世紀的杭州 中國為何撤離世界體系 中國經濟的崩潰 由中國得出的經驗 結論 第十一章 重組13世紀世界體系 對13世紀世界體系的綜合理解 世界體系的重組 體系變遷理論 未來的世界體系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