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東方精神與西式哲學 ISBN:9787205110017 出版社:遼寧人民 著編譯者:黃根生 頁數:33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720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面向大學生和中、西方哲學愛好者撰寫的關於中國儒道佛哲學精華,中、西方精神文明互鑒,以及中華文化傳統與西方哲學體系、方法論融貫一體的學術著作。 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從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角度概括儒道佛哲學的基本特徵及其核心思想,同時運用西方哲學的分析方法及其範疇透視中、西方文化與哲學之間的理論互鑒與融通之處,以較為全面而系統地展現中國優秀文化中的儒道佛哲學精神和西方哲學辯證範疇及其方法論傳統的碰撞與交流。 下篇從西方哲學原著精華詮釋角度歷陳西方哲學思想「自然—人—精神」的思路進程,同時針對語言轉向背景下現代分析哲學的熱點「維特根斯坦哲學」問題展開理論研究和現代改進,將後期維特根斯坦代表作《哲學研究》從八個方面作系統和融貫性解析。 全書精簡凝練,語言文字表達與圖表詮釋說明並茂,自然語言描述法和眾多圖表分析手段相互補充佐證、互釋通鑒,既有利於讀者細品文字悟深意,又能幫助讀者迅速掌握各章節內容及思想線索。目錄 中西方文化與精神的互通上篇 儒道佛哲學精神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浸潤與升華 導言 第一節 隱喻及「標杆」哲學 第二節 從邏輯的觀點及分析性視角看 第三節 哲學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心學 第四節 西方哲學辯證範疇概覽 第一章 儒道佛三家哲學的異同比較 第一節 儒道佛哲學的起點:本性觀 第二節 道、佛和聖人式的「標杆」隱喻 第三節 儒道佛三家思想的主要異同 第二章 道家哲學 第一節 道家哲學基本範疇 第二節 道家哲學的修鍊途徑 第三節 從柏拉圖的「善」到老子的「道」 第四節 《老子》《莊子》選讀解析 第三章 儒家哲學 第一節 儒家哲學基本範疇 第二節 從柏拉圖的「善」到儒家的「仁」 第三節 儒學關於「仁」系統的語言融貫性解說 第四節 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哲學觀通釋 第五節 孟子的王道論和管理學 第六節 儒家人性思想流變 第四章 佛家哲學 第一節 佛家哲學基本範疇 第二節 《壇經》的「無神論」思想分析 第三節 《心經》新解:從「六根」清凈到部分成「佛」 第四節 佛家的世界觀及理論體系 第五節 佛學與西方哲學範疇通釋 第五章 儒家後繼心學和理學 第一節 儒家後繼新體系:心學和理學 第二節 儒家心學之思——王陽明《傳習錄》選讀和集解 第三節 儒家理學之思——朱熹《四書章 句集注》速讀 第六章 中華文化的儒道佛精神 第一節 《大學》之道:超凡人聖之路 第二節 以出世之心,做人世之人 第三節 《詩經》中的赤心與「真仁」 第四節 中國詩歌的哲學精神 結語 以詩再結:悟道者和宇宙 參考資料 下篇 西方哲學分析和綜合傳統的千年綿延與現代改造 第一章 西方哲學史或知識範疇分析——西方哲學原著選讀和思想精釋 導言:哲學是什麼 第一節 自然:古希臘或古代哲學的架構 第二節 人:近現代哲學的理論體系與架構 第三節 精神:歐洲中世紀哲學——神學真理和邏輯哲學 結語 參考資料 第二章 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綱要或改進——維特根斯坦日常語言哲學探索:文化研究中的語言主義 導言 第一節 感覺論證問題 第二節 符號表達分析 第三節 概念建構的探索 第四節 有關信念的證明 第五節 對象及本質的語法 第六節 語言含義與用法 第七節 事體描述方式 第八節 意義和解釋哲學 結語 參考資料 附錄1 維特根斯坦哲學餘論兩篇 維特根斯坦「語言的迷宮」及其統籌說明 關於幾組言語行為和「靈魂」等的哲學討論 附錄2 墨子實用哲學研究兩篇 墨家的「有神論」概說——兼論墨子的仁義觀及實用主義思想 墨家的「君子」形象和實用主義研究——《墨子》選讀品鑒 後記:自然、人和精神學發生髮展史的說明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