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李漢俊 ISBN:9787509864722 出版社:中共黨史 著編譯者:田子渝 叢書名:中共一大代表叢書 頁數:20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711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李漢俊(1890年∼1927年12月17日),原名李書詩,字人傑,號漢俊,湖北潛江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早年留學日本,接受馬克思主義。回國后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啟蒙者之一。1920年與陳獨秀共同發起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和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同時創辦《勞動界》周刊,並赴武漢幫助籌建武漢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參加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上海小組代表。1922年回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曾任湖北全省工團聯合會教育主任委員。后因意見分歧,脫離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赴上海任教。后回武漢,加入中國國民黨。1927年任國民黨湖北省黨部執行委員、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省黨部青年部長。是中共第二、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1927年12月17日,李漢俊在武漢被桂系軍閥殺害,年僅37歲。內容簡介 李漢俊(1890—1927),湖北潛江人。早期主要從事著述和翻譯工作,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1920年8月與陳獨秀、李達等共同發起組織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創辦《勞動界》周刊,並主編《新青年》。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後回武漢從事革命工作,曾任湖北全省工團聯合會教育主任。1923年參与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領導工作。是中共第二、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后脫離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加入中國國民黨。1926年春赴上海任教。1927年底底被軍閥胡宗鐸逮捕,同年12月17日在漢口遇害,年僅37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本書介紹了李漢俊的一生。作者簡介 田子渝,男,1946年3月生,四川瀘州人,漢族。現為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二級教授,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教育專業的博士生導師,兼職華中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成員、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武漢文史研究館館員。主持完成或正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項,出版專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初期傳播史》、《惲代英傳記》、《李漢俊》、《武漢五四運動史》,主編《五卅運動在武漢》、《武漢國民政府史料》、《武漢抗戰史料》等。其學術成果多次獲得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獎。目錄 第一章·走出荊楚大地東渡扶桑 確立救國的道路 第二章·馬克思主義的播火者 宣傳唯物史觀 《馬格斯資本論入門》 高舉起批判基爾特社會主義的大旗 介紹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 第三章·為創建中國共產黨而奮鬥 大力進行建黨的革命宣傳 發起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 在中共一大上 堅信馬克思主義志不移 第四章·時事評論和文學藝術 時事評論 文學評論 第五章·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 熱情投身勞工運動 初探工人運動的理論 評介美國I W W 第六章·艱難曲折的三年 在武昌高師 令人痛惜的錯誤 五卅運動前後 《中國無產階級及其運動之特徵》 第七章·最後的歲月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與國民黨右派作鬥爭 不幸遇難 評價與回憶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