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轉場-非遺散論 岳永逸 978752251861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九州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文化轉場-非遺散論
ISBN:9787522518619
出版社:九州
著編譯者:岳永逸
頁數:33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754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化旅遊、數字經濟等的加持下,這些非遺化后的「文化」,實現了從「小道」向「大道」的華麗轉身。至少說,「雕蟲小技」被提升到了與「大道」等量齊觀的地位,民族、國家情懷滿滿。然而,非遺化后的這些文化,正如加了配音的簫、笛,情趣迥別,情懷迥異。非遺也就面臨著是否「再民俗化」,是否回歸生活常態而與個體生命歷程發生實在關聯的問題。 本書是中國人民大學2021年度「中央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和特色發展引導專項資金」支持項目,是文化學者岳永逸教授多年來研究非遺文化的成果彙集。

作者簡介

岳永逸 四川劍閣人,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北京社會建設研究基地教授,兼任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有《終始:社會學的民俗學(1926—1950)》《「口耳」之學:燕京札記》《「土著」之學:輔仁札記》《以無形入有間:民俗學跨界行腳》《朝山》《都市中國的鄉土音聲:民俗、曲藝與心性》《行好:鄉土的邏輯與廟會》《憂鬱的民俗學》《老北京雜吧地:天橋的記憶與詮釋》等。主編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精粹·表演藝術卷》《中國節日誌·蒼岩山廟會》《中國節日誌·妙峰山廟會》等。曾獲「騰訊·商報華文好書」2015年度社科類好書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7)。

目錄

代序 個人的非遺,實然與應然
壹 緒章
非遺的「霧霾」
貳 野乘
重述中國神話
仙話的當代賦意
? 節日
粽子與龍舟,日漸標準化的端午節
大春節觀,年味濃淡的色素分析
肆 曲藝
言地語人,非遺曲藝之魂
技術世界曲藝的可能
伍 廟慶
層累金頂,非遺化皇會
廟會的非遺化與學界書寫
陸 轉場
草根·小劇場·空殼藝術
轉基因,非遺的館舍化
柒 餘韻
回首向來蕭瑟處
附錄 修山,小民的豐碑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