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機載雷達空時自適應處理 ISBN:9787302649748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謝文沖 王永良 熊元燚 頁數:3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548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空時自適應處理(STAP)技術充分利用機載相控陣雷達提供的多個空域通道信息和相干脈衝串提供的時域信息,可在空時二維域上實現雜波與干擾的有效抑制。作為提升機載雷達性能的一項關鍵技術,近年來備受國內外雷達領域的關注。本書以機載預警雷達為背景,系統深入地論述了空時自適應處理的理論、方法及在實際工程應用過程中遇到的相關技術問題。本書系統總結了作者近二十年在STAP領域的研究成果,全書共分22章,主要內容包括機載PD雷達的基礎知識、DPCA技術統一模型、機載雷達空時雜波模型、STAP基本原理、降維STAP方法、降秩STAP方法、誤差情況下的STAP方法、干擾環境下的STAP方法、非平穩STAP方法、非均勻STAP方法、STAP單脈衝估計方法以及共形陣、雙基地、端射陣和MIMO等新體制機載雷達STAP方法等。本書的特色是系統性強、創新性強和可讀性強。 本書是關於機載雷達空時自適應信號處理技術的一本學術專著,可供從事雷達、通信、導航、聲吶與電子對抗等領域研究的廣大技術人員學習與參考,也可作為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碩博研究生教材或參考書。作者簡介 王永良,男,1965年6月出生,浙江嘉興人,1987年畢業於空軍雷達學院,1990年與1994年分別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碩士與博士學位,1994-1996年為清華大學在站博士后,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空軍預警學院預警技術系教授。專業技術少將軍銜,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科協副主席。 主要從事雷達信號處理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在空時信號處理領域取得了系統性的創造性成果,並獲得了廣泛應用,為我國預警機等重要裝備探測效能提升作出了重要貢獻。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軍隊與省部級一等獎5項,出版學術專著4部(含本書),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擁有發明專利50多項。曾獲中國優秀博士后獎、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等。被授予空軍十大傑出青年、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全國優秀博士后、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曾當選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目錄 第1章 緒論1 1 STAP方法 1 2 STAP實驗系統 1 3 應用情況 1 4 小結 第2章 機載PD雷達基礎知識 2 1 信號頻譜特性 2 2 雜波特性 2 2 1 主瓣雜波 2 2 2 旁瓣雜波 2 2 3 高度線雜波 2 3 雜波與目標頻譜間的關係 2 3 1 波束指向不變,目標速度改變情況 2 3 2 目標速度不變,波束指向改變情況 2 4 距離模糊 2 4 1 距離模糊與PRF的關係 2 4 2 距離模糊對回波分佈的影響 2 4 3 距離模糊對距離盲區的影響 2 5 多普勒模糊 2 5 1 多普勒模糊與PRF的關係 2 5 2 多普勒模糊對回波分佈的影響 2 5 3 多普勒模糊對多普勒盲區的影響 2 6 距離速度二維盲區圖 2 7 三種工作模式 2 8 主要技戰術指標 2 9 小結 第3章 DPCA技術統一模型與性能分析 3 1 DPCA統一模型 3 2 統一模型與DPCA方法的關係 3 2 1 物理位置上的DPCA 3 2 2 電子DPCA 3 3 DPCA方法性能分析 3 4 模擬實驗 3 4 1 SCNR損失 3 4 2 輸出SCNR 3 5 小結 第4章 機載雷達空時雜波模型與特性分析 4 1 機載雷達發射和接收過程 4 2 天線模型 4 2 1 陣元增益 4 2 2 發射天線增益 4 2 3 接收子陣增益 4 3 空時雜波模型 4 3 1 空時雜波信號 4 3 2 雜波協方差矩陣 4 4 雜波特性分析 4 4 1 雜波空時軌跡 4 4 2 雜波功率譜 4 4 3 雜波特徵譜 4 4 4 雜波距離-多普勒軌跡和功率譜 4 5 小結 第5章 STAP的基本原理 5 1 空時最優處理器 5 2 空時自適應處理器 5 3 性能測度 5 3 1 空時自適應方向圖 5 3 2 輸出SCNR 5 3 3 SCNR損失 5 3 4 改善因子 5 3 5 最小可檢測速度 5 4 小結 第6章 降維STAP統一理論與分類 6 1 全維STAP方法的局限性 6 1 1 運算量問題 6 1 2 樣本支持問題 6 2 降維STAP的統一理論 6 3 降維矩陣 6 3 1 全維STAP權矢量特性 6 3 2 降維矩陣的選取 6 4 降維STAP方法的分類 6 5 局域雜波自由度 6 6 小結 第7章 陣元-脈衝域降維STAP 7 1 基本原理 7 2 實現過程 7 2 1 降維處理 7 2 2 子CPI空時自適應處理 7 2 3 多普勒濾波處理 7 3 局域自由度分析 7 4 模擬分析 7 5 小結 第8章 陣元-多普勒域降維STAP 8 11 DT方法 8 1 1 基本原理 8 1 2 實現過程 8 1 3 局域自由度分析 8 2 mDT方法 8 2 1 基本原理 8 2 2 實現過程 8 2 3 局域自由度分析 8 3 F$A方法 8 3 1 基本原理 8 3 2 實現過程 8 3 3 局域自由度分析 8 4 F$A方法和mDT方法的關係 8 4 1 局域雜波自由度比較 8 4 2 F$A方法、mDT方法與DPCA的關係 8 5 模擬分析 8 5 11 DT方法性能分析 8 5 2 mDT方法性能分析 8 5 3 F$A方法性能分析 8 5 4 陣元-多普勒域降維STAP方法性能分析 8 6 小結 第9章 波束-脈衝域降維STAP 9 1 基本原理 9 2 實現過程 9 2 1 波束域降維矩陣 9 2 2 時域降維矩陣 9 2 3 空時自適應權矢量 9 2 4 多普勒濾波處理 9 3 局域自由度分析 9 4 模擬分析 9 4 1 偏置濾波方式 9 4 2 相鄰濾波方式 9 4 3 偏置濾波和相鄰濾波性能分析 9 5 小結 第10章 波束-多普勒域降維STAP 10 1 基本原理 10 2 實現過程 10 2 1 空時域降維矩陣 10 2 2 空時自適應處理 10 3 局域自由度分析 10 3 1 兩維偏置濾波方式 10 3 2 兩維相鄰濾波方式 10 3 3 空域偏置+時域相鄰濾波方式 10 3 4 空域相鄰+時域偏置濾波方式 10 4 典型實現方式 10 4 1 兩維相鄰濾波方式 10 4 2 空域偏置+時域相鄰濾波方式 10 5 模擬分析 10 5 1 兩維相鄰濾波方法 10 5 2 空域偏置+時域相鄰濾波方法 10 6 小結 第11章 降維STAP方法性能分析 11 1 四類降維STAP方法 11 2 雜波抑制性能分析 11 2 1 正側視陣 11 2 2 斜側視陣 11 2 3 前視陣 11 3 運算量分析 11 4 存在的問題 11 5 小結 第12章 降秩STAP方法統一模型與性能分析 12 1 降秩STAP方法的統一模型 12 2 基本原理 12 2 1 PC方法 12 2 2 CSM方法 12 2 3 MWF方法 12 2 4 AVF方法 12 3 方法比較 12 4 模擬分析 12 5 小結 第13章 誤差情況下的STAP方法性能分析 13 1 空域誤差信號模型 13 1 1 與角度無關的誤差 13 1 2 與角度相關的誤差 13 2 時域誤差信號模型 13 3 誤差影響分析 13 3 1 通道間固定的幅相誤差 13 3 2 通道間隨機的幅相誤差 13 3 3 陣元位置誤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