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混凝土氯離子富集現象及形成機理 ISBN:9787112293650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著編譯者:常洪雷 頁數:1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573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氯離子侵蝕引起的鋼筋鏽蝕是導致混凝土結構服役性能劣化和使用壽命縮短的主要原因。其中,乾濕交替環境下氯離子侵蝕最為嚴重,因此該環境下的氯離子傳輸規律與分佈特徵對於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由於乾濕交替條件下影響表層氯離子傳輸的機制較為複雜,包括擴散、毛細吸附、水分蒸發及碳化等,因此該條件下的氯離子含量並不總是隨著暴露深度的增大而單調遞減。大量研究發現乾濕交替環境下混凝土表層存在氯離子富集現象,即隨著距暴露面深度的增大,氯離子含量先增大,氯離子濃度在表層某深度處達到最大值后,開始降低直至為零。富集現象的出現嚴重影響了基於傳統擴散方程擬合曲線並進行壽命預測的準確性,而且乾濕交替環境下富集現象形成的根本機制仍未明確。因此,本書基於宏觀試驗和微觀分析並結合數值計算研究了富集現象的演變規律,解析了氯離子富集現象形成的機理。作者簡介 常洪雷,男,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從事自愈合混凝土設計與製備、特殊環境混凝土耐久性及劣化機理等方面的研究。共主持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3項、企事業單位委託項目10餘項。累計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EI論文40餘篇(其中JCR一區16篇),論文刊登于本領域頂級期刊《水泥與混凝土研究》(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水泥與混凝土複合材料》(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等;已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23項,出版專著2部,參編標準2項;研究成果共獲得科研獎勵5項,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獲得了2021年度中國建材聯合會科技獎基礎研究類二等獎。目錄 第1章 緒論1 1 混凝土結構在氯鹽侵蝕作用下的耐久性問題 1 2 氯離子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傳輸機制 1 2 1 擴散 1 2 2 毛細吸附 1 2 3 滲透 1 2 4 電遷移 1 2 5 熱遷移 1 3 氯離子富集現象 本章參考文獻 第2章 氯離子富集現象演變規律及影響因素 2 1 特徵參數Cmax和△x統計 2 2 不同因素下Cmax和△x的變化規律 2 2 1 材料因素 2 2 2 環境因素 2 2 3 其他影響因素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 孔結構和濕度分佈對富集現象的影響 3 1 試驗方案 3 1 1 原材料及配合比 3 1 2 試件準備 3 1 3 暴露條件 3 1 4 氯離子含量 3 1 5 孔結構 3 1 6 水分分佈 3 2 氯離子分佈情況 3 2 1 表層氯離子分佈特徵 3 2 2 壽命預測相關參數的計算方法 3 3 孔結構對氯離子分佈的影響 3 3 1 孔結構特徵 3 3 2 孔結構參數與Cmax及△x的關係 3 4 水分分佈對氯離子分佈的影響 3 4 1 水分分佈 3 4 2 水分分佈相關參數與Cmax及△x的關係 3 4 3 水灰比(W/C)及暴露時間、孔結構及水分分佈及富集現象的關係 3 5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4章 碳化對水泥漿體氯離子結合能力的影響 4 1 試驗方案 4 1 1 原材料及配合比 4 1 2 試件準備 4 1 3 結合氯離子轉化率(Rh) 4 1 4 pH 4 1 5 XRD 4 2 三種碳化制度下漿體氯離子結合能力 4 2 1 C-Ⅰ下氯離子結合能力 4 2 2 C-Ⅱ下氯離子結合能力 4 2 3 G-Ⅲ下氯離子結合能力 4 2 4 Rb與pH的關係 4 3 碳化影響氯離子結合能力的機制分析 4 3 1 C-Ⅱ和C-Ⅲ下參比樣品的氯離子結合能力 4 3 2 三種條件下碳化后氯離子結合能力 4 3 3 C-S-H凝膠吸附氯離子佔總結合氯離子的比例 4 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5章 毛細吸附-水分蒸發與碳化導致富集現象形成的機制 5 1 試驗方案 5 1 1 原材料及配合比 5 1 2 試件準備 5 1 3 暴露條件 5 1 4 自由氯離子含量 5 1 5 pH及碳化深度 5 1 6 XRD 5 1 7 MIP 5 2 四種暴露制度下氯離子分佈情況 5 2 1 C-A下氯離子分佈情況 5 2 2 C-B下氯離子分佈情況 5 2 3 C-C下氯離子分佈情況 5 2 4 C-D下氯離子分佈情況 5 3 氯離子富集現象形成機制分析 5 3 1 不同條件下氯離子分佈情況 5 3 2 碳化引起Friedel鹽分解的影響 5 3 3 碳化反應生成水的影響 5 3 4 富集現象形成過程 5 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6章 水分蒸發與碳化導致富集現象形成的機制 6 1 試驗方案 6 1 1 原材料及配合比 6 1 2 試件準備 6 1 3 暴露條件 6 1 4 自由氯離子含量 6 1 5 pH 6 1 6 XRD 6 2 四種暴露環境下氯離子分佈情況 6 2 1 N2環境 6 2 2 普通大氣環境 6 2 3 加速碳化環境 6 2 4 乾濕交替環境 6 3 富集現象形成機制分析 6 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7章 乾濕交替環境氯離子傳輸模型 7 1 氯離子傳輸數值模型 7 1 1 飽和狀態下氯離子傳輸數值模型 7 1 2 非飽和狀態下氯離子傳輸數值模型 7 1 3 耦合碳化作用的氯離子傳輸數值模型 7 2 耦合水分遲滯效應和碳化作用的氯離子傳輸數值模型 7 2 1 模型建立 7 2 2 模型計算 7 2 3 模型驗證 7 2 4 影響因素分析 7 3 本章小結 符號註釋 本章參考文獻 第8章 考慮氯離子富集現象的壽命預測模型 8 1 富集現象對壽命預測的影響 8 2 考慮富集現象的擴散方程的建立 本章參考文獻 附錄 整個試件中因碳化反應生成的水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