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地熱能源-從理論模型到勘探開發 (第2版) ISBN:9787513089715 出版社:知識產權 著編譯者:英格麗.斯托伯 庫爾特.布赫 頁數:39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538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共15章,前3章主要介紹地球的結構及地熱能的來源、地熱能的利用歷史和利用地熱資源的意義;從第4章開始介紹各種深度和溫度的地熱能利用場景,包括近地表地熱系統的各種集熱器裝置、深層地熱系統的發電站裝置,以及熱交換系統的鑽探工藝等。書中彙集了世界各地著名溫泉和地熱能勘探開發案例,並通過理論推導和公式計算、勘探方法和工藝流程證明其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其中既有淺層近地表利用地熱能取暖和製冷的方法,又有中深層高溫地熱發電站的建設和維護措施;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總結。不僅在內容上涵蓋了歷史、地理、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鑽探工程、發電工程、電力機械等多學科的相關理論和知識,而且在時間上可追溯到中國的唐代和歐洲的古羅馬時期,空間上跨越了歐、美、亞三大洲。總之,這是一本集科學性與趣味性於一身,併兼顧綜合性和專業性的書籍,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和參考價值。目錄 1 地球的熱結構1 1 可再生能源的全球概況 1 2 地球的內部結構 1 3 地球能源的估算 1 4 熱傳輸和熱參數 1 5 測量熱參數的方法簡介 1 6 測量地下溫度 2 地熱能利用的歷史 2 1 地熱能的早期利用 2 2 過去150年中地熱能利用的歷史 3 地熱能源資源 3 1 能源 3 2 可再生能源的意義 3 3 地熱能利用現狀 3 4 地熱能源 4 地熱能源的利用 4 1 近地表地熱系統 4 2 深層地熱系統 4 3 地熱系統的效率 4 4 主要地熱田、高焓場 4 5 展望與挑戰 5 地熱能源利用的潛力和前景 6 地熱探針 6 1 規劃原則 6 2 地源熱交換器的建造 6 3 地熱探針的尺寸和設計 6 3 1 熱泵 6 3 2 地源熱泵系統設計的熱力學參數和計算機程序 6 4 井下熱交換器的鑽探方法 6 4 1 旋轉鑽機 6 4 2 潛孔錘法 6 4 3 鑽井技術風險 6 5 地熱探針的回填和灌漿 6 6 深層地熱探針的建造 6 7 運行地熱探針潛在的風險、故障和損害 6 8 特殊系統和進一步發展 6 8 1 熱探針場 6 8 2 用地熱探針製冷 6 8 3 太陽能熱能-地熱組合系統 6 8 4 地熱探針的性能和質量控制 6 8 5 熱虹吸/熱管:利用相變運行的地熱探針 7 地熱井系統 7 1 建造地熱井系統 7 2 雙井系統的化學問題 7 3 熱影響範圍的數值模型 8 地熱雙筒熱液系統 8 1 地下地質及構造結構的勘探 8 2 目標含水層的熱力和水力特性 8 3 熱雙筒的水力和熱力範圍以及數值模型 8 4 深層熱水的水化學特性 8 5 儲層改造、提高效率和促產措施 8 6 產量風險、勘探風險和經濟效率 8 7 水熱系統的一些現場實例 8 8 熱液發電系統的項目規劃 8 9 含水層熱能儲存 9 增強型地熱系統、乾熱岩系統、深部采熱 9 1 技術、程序、戰略、目標 9 2 水力壓裂技術的發展歷史——早期熱干岩開發點 9 3 促產工藝 9 4 應對地震的經驗和方法 9 5 建議、說明 10 高焓地區地熱系統 10 1 高焓區的地質特徵 10 2 電廠的開發、安裝和初步調試 10 3 高焓區發電廠的主要類型 10 3 1 干蒸汽發電站 10 3 2 閃蒸發電站 10 4 出現的弊端,潛在的對策 10 5 在超臨界值條件下利用儲層液體 11 與深層地熱系統相關的環境問題 11 1 與增強型地熱系統項目相關的地震活動 11 1 1 誘發地震 11 1 2 地震事件的量化 11 1 3 巴塞爾事件 11 1 4 聖加侖事件(瑞士東部) 11 1 5 觀察到的增強型地熱系統其他項目的地震活動 11 1 6 關於增強型地熱和石化熱系統項目地震控制的結論和建議 11 2 地熱系統運行與地下地質體的相互作用 11 3 與地面裝置和運行有關的環境問題 12 深層井筒的鑽探技術 13 地球物理方法勘探和解釋 13 1 鑽井前地球物理勘查,地震勘探 13 2 地球物理測井和數據解釋 14 鑽孔地層的水力特性測試 14 1 鑽井水力測試的原則 14 2 測試的類型、規劃和實施、評估程序 14 3 示蹤劑試驗 14 4 溫度評估方法 15 深層地熱水的化學成分及其對規劃和運營地熱發電廠的影響 15 1 取樣和實驗室分析 15 2 表徵深層流體的化學參數 15 3 深層流體成分的圖形表示 15 4 從深層流體的組成來估計儲層溫度 15 4 1 石英地溫計 15 4 2 鉀-鈉交換地溫計 15 4 3 Mg-K地溫計 15 4 4 其他陽離子地溫計 15 4 5 吉根巴赫三元圖 15 4 6 平衡溫度的多重平衡模型 15 5 流體的起源 15 6 飽和狀態,飽和指數 15 7 礦物結垢和材料腐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