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美容技術 王錚 謝立群 978757660644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東南大學
NT$35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醫美容技術
ISBN:9787576606447
出版社:東南大學
著編譯者:王錚 謝立群
頁數:2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51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黃帝內經》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隨著新的技術不斷出現,國內相關專業與課程也都在飛速發展。在上一版教材使用過程中,我們長期保持和國內職業教育研究專家和專業教師、合作企業的緊密聯繫,不斷瞭解新的職業教育政策與頂層設計,瞭解一線教學團隊和行業實踐團隊的需求。我們也對同期出版的中醫美容相關的教材,包括慕課和優秀課程視頻,做了詳細的調研和精準的分析,充分學習了其中的特色與創新之處。2020年,我們著手籌劃新版教材的建設。新版教材主要特色有以下幾點:凸顯課程思政在”教學做”過程中的重要性,強調理論與實踐一體的原則,從學生出發體現教材優勢;每個模塊都設置了課程思政目標與學習效果評價表,每個單元都設置了實訓任務與討論,盡可能減少文字描述,以表格、思維導圖等多種方式對內容進行提煉和總結,以期清晰明瞭、簡明扼要,達到便於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作者簡介
王錚,知名美容學者,副教授,美容高級技師,執業中醫師。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中醫美容技術”課程思政教學團隊負責人。教育部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人物形象設計分指委副秘書長,教育部產業導師資源庫技能大師,江蘇省美髮美容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美容分會委員,南京自然醫學會健康新媒體專業委員會主任、自然美容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
從事中醫美容、美容人文學相關教學與研究二十多年,牽頭完成國內形象設計與美容相關職業教育的頂層設計,制訂專業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等,為推動相關專業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提升做出積極貢獻,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國家和省廳級等各級課題項目二十余項。發表出版論文著作三十多篇(部)。
謝立群,醫學博士,主任中醫師,碩士生導師。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中醫美容技術”課程思政教學團隊主要成員。江蘇省西學中高級人才師承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老年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微循環分會委員,江蘇省中醫藥學會老年分會副主任委員,南京自然醫學會副會長。曾獲”全國中醫優秀臨床人才”“江蘇省優秀中青年中醫臨床人才”“江蘇省優秀青年中西醫結合工作者”等稱號。
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與教學、科研工作二十多年,擅長運用中醫辨證與現代醫學結合開展損美性問題的臨床治療,並積極開展中醫美容相關課程教學與資源建設,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國家和省廳級等各級課題十余項。發表出版論文著作四十多篇(部)。

目錄

緒論
模塊一 中醫針灸美容術
單元一 中醫毫針針法
單元二 中醫其他針法(耳針、三棱針、梅花針)
單元三 中醫美容灸法(含罐法)
模塊二 中醫按摩美容術
單元四 中醫按摩法
單元五 中醫按摩美容應用
模塊三 中醫藥物美容術
單元六 中藥美容(附:代表性美容藥物)
單元七 方劑美容(附:代表性美容方劑)
模塊四 中醫其他美容術
單元八 中醫食物美容
單元九 中醫音樂美容
單元十 芳香經絡美容
單元十一 其他自然美容
模塊五 損美性皮膚問題防治
單元十二 損美性皮膚問題
單元十三 損美性毛髮問題
單元十四 損美性甲問題
模塊六 中醫塑形項目
單元十五 中醫減肥
單元十六 中醫塑形
模塊七 中醫美白與祛斑
單元十七 中醫美白(附:代表性美白方劑)
單元十八 中醫祛斑(附:代表性祛斑方劑)
模塊八 中醫駐顏項目
單元十九 中醫除皺
單元二十 中醫抗衰

前言/序言
中醫藥、中醫技術和美容之間的聯繫歷史悠久。作為中醫學科的新興分支,中醫美容學包括了治療、保健、修飾等多種技術,但究其本源,還是歸結到中醫上,其特點就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陰陽五行學說、臟腑氣血津液學說、經絡學說等,都是中醫美容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礎,中藥學中的四氣五味、藥物歸經、君臣佐使、配伍禁忌等,也是實際使用中藥美容中一定要注意的原則性問題。病因病機的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也是中醫美容學研究的問題。從技術上來說,包括中醫美容皮膚護理,中醫美容針灸術(耳針、針灸、針刀),中醫美容按摩術(局部美容按摩、全身保健按摩、經絡療法),中醫美容藥物與方劑,中醫美容減肥與塑形,中醫美容藥膳與食療,以及相關的中醫美容的技術進展。在實際應用與操作過程中,強調對一些常見面部損容性皮膚病治療,比如黃褐斑、雀斑、白癜風、痤瘡、黑眼圈等,以及中醫方法對毛髮和指甲損容性疾病治療。此外,中醫美容在減肥塑形、美白去斑、除皺駐顏等方面的應用,都具有豐富的實用價值。現在強調中醫美容在其他方面的應用,如自然療法、營養食療、音樂療法等,也可以歸結到中醫美容技術的範疇中去,從而構成一整套中醫”大美容”的體系。
2008年6月,《實用中醫美容學——傳統源流中的美容技術》一書在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其時中醫美容與皮膚美容領域一流專家王旭東、孫亦農、魏躍鋼、唐雪梅、石紅喬、顧筱君、單敏潔、蔡建偉、餘穗娟等教授、主任醫師參與了編寫,吳淞教授主審,李月萍教授作序。次年該書獲評江蘇省精品評優教材,之後獲數項獎勵並多次印刷。以精品教材為起點開始的課程建設也拉開帷幕,課程團隊不斷發展,在教學競賽、人員結構、教學成果、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多個方面不斷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豐碩的成果,逐漸成為國內中醫美容職業教育課程的標杆。
隨著新的技術不斷出現,國內相關專業與課程也都在飛速發展。在上一版教材使用過程中,我們長期保持和國內職業教育研究專家和專業教師、合作企業的緊密聯繫,不斷瞭解最新的職業教育政策與頂層設計,瞭解一線教學團隊和行業實踐團隊的需求。我們也對同期出版的中醫美容相關的教材,包括慕課和優秀課程視頻,做了詳細的調研和精準的分析,充分學習了其中的特色與創新之處。2020年,我們著手籌劃新版教材的建設。新版教材主要特色有以下幾點:凸顯課程思政在”教學做”過程中的重要性,強調理論與實踐一體的原則,從學生出發體現教材優勢;每個模塊都設置了課程思政目標與學習效果評價表,每個單元都設置了實訓任務與討論,盡可能減少文字描述,以表格、思維導圖等多種方式對內容進行提煉和總結,以期清晰明瞭、簡明扼要,達到便於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2021年5月,經過多年的積累與努力,”中醫美容技術”課程被甄選為教育部思政示範課程,成員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與教學團隊;2023年11月,《中醫美容技術》被認定為2023年江蘇省職業教育一流核心(線下)課程。本教材也是2023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課程思政視域下新醫科教材建設探索與實踐——以《中醫美容技術》為例”的研究成果。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