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態研究與展望 張福鎖 978750886364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龍門書局
NT$1,77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土壤生態研究與展望
ISBN:9787508863641
出版社:龍門書局
著編譯者:張福鎖
叢書名:生態農業叢書
頁數:4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52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土壤中蘊育了大量的生命有機體,這些生命有機體及其環境組成了土壤生態系統。土壤生態系統中土壤生物之間的互作,以及土壤和環境之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流的傳遞和流動,形成了紛繁複雜的地下網路和生態過程。本書重點介紹了近年來國內外在植物與土壤生物(動物和微生物)、土壤動物與微生物、土壤動物與動物、植物根系與根系、土壤微生物與微生物之間的互作及其生態功能、在生態農業中的重要作用等研究與應用方面的最新進展,並對今後的工作進行了展望。內容上兼顧學術性和科普性,同時側重實用性。 本書供農業生態、土壤、植物營養相關領域科研和應用工作者、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研究生、政策制定者等參考使用。

目錄

第1章 植物根際生態研究與展望
1 1 根際生態系統理論概述
1 1 1 根際生態系統理論框架
1 1 2 根際生態系統理論的層次性
1 2 根際生態系統的主要過程
1 2 1 根際物理過程
1 2 2 根際化學過程
1 2 3 根際生物學過程
1 3 根際生態系統理論的應用
1 3 1 根際生態系統理論在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
1 3 2 根際生態系統理論應用於農業生產的實例
1 3 3 根際生態系統管理未來提升的方向
第2章 土壤微生物生態研究與展望
2 1 土壤微生物生態概述
2 1 1 土壤微生物物種組成
2 1 2 土壤微生物的相互關係
2 1 3 影響土壤微生物的環境因素
2 1 4 土壤微生物的空間分佈
2 2 土壤微生物功能
2 2 1 土壤微生物與養分循環
2 2 2 土壤微生物與植物生長和健康
2 2 3 土壤微生物與污染生境修復
2 3 土壤微生物功能調控
2 3 1 養分循環微生物調控
2 3 2 植物促生微生物調控
2 3 3 植物病原微生物調控
2 3 4 污染物降解微生物調控
2 4 土壤微生物功能調控展望
2 4 1 土壤微生物互作網路
2 4 2 土壤微生物系統調控
2 4 3 土壤微生物多功能協同調控
第3章 土壤動物生態研究與展望
3 1 土壤動物類群及生態學特徵
3 1 1 土壤動物類群及多樣性概述
3 1 2 代表性土壤動物及基本特徵
3 2 土壤動物的生態功能及指示作用
3 2 1 土壤動物的生態功能
3 2 2 土壤動物的指示作用
3 3 土壤動物的調控與利用
3 3 1 土壤動物與退化生態系統恢復
3 3 2 土壤動物與耕作土壤改良和作物健康
3 3 3 土壤動物資源的高效綜合利用
3 4 小結與展望
第4章 土壤食物網研究與展望
4 1 土壤食物網的組成及表徵
4 1 1 土壤食物網的組成
4 1 2 能量通道
4 1 3 生態網路
4 2 農業管理措施對土壤食物網的調控作用
4 2 1 種植模式對土壤食物網的調控作用
4 2 2 耕作方式對土壤食物網的調控作用
4 2 3 施肥方式對土壤食物網的調控作用
4 3 土壤食物網介導的植物—土壤反饋作用
4 3 1 植物一土壤反饋的概念框架
4 3 2 土壤食物網在植物—土壤反饋中的作用機理
4 3 3 利用植物一土壤反饋提高農業可持續性
4 3 4 全球變化對農業生態系統植物一土壤反饋的影響
4 4 小結與展望
第5章 植物及根系互作研究與展望
5 1 根系互作與生態系統功能
5 1 1 間套作提高作物生產力水平
5 1 2 間套作增加作物的生產力穩定性
5 1 3 資源高效利用
5 2 根系互作的類型
5 2 1 促進作用
5 2 2 生態位互補
5 2 3 根系間的競爭
5 2 4 根系可塑性與資源競爭能力
5 3 種間根系互作的成功案例
5 3 1 間套作
5 3 2 農林複合系統
5 4 小結與展望
5 4 1 充分利用豆科作物和糧食作物的互作,發展生態集約化農業
5 4 2 根系互作與有機農業
5 4 3 發揮根系互作潛力,提高作物對磷肥的利用率
5 4 4 發揮根系互作潛力,提高作物籽粒微量元素含量
5 4 5 發揮根系互作潛力與品種篩選和育種問題
第6章 植物與微生物互作研究與展望
6 1 植物一根瘤菌互作
6 1 1 根瘤的類型、形成及固氮過程
6 1 2 根瘤菌劑及其在作物生產和生態恢復上的作用
6 1 3 根瘤菌劑高效利用的調控途徑
6 2 植物一自生固氮菌和聯合固氮菌互作
6 2 1 根際自生固氮菌和聯合固氮菌的特徵
6 2 2 根系分泌物對根際自生固氮菌和聯合固氮菌功能的影響
6 2 3 根際自生固氮菌和聯合固氮菌對植物氮營養的貢獻
6 3 植物一菌根真菌互作
6 3 1 菌根的種類與特徵
6 3 2 AM真菌的生態功能
6 3 3 植物—AM真菌共生關係的維持機制
6 4 植物—病原生物互作
6 4 1 植物土傳病原微生物的類型及作用方式
6 4 2 植物土傳病原微生物反饋互作原理
6 4 3 根際微生物的防治
6 4 4 植物生長促生菌
6 5 小結與展望
第7章 植物與土壤動物互作研究與展望
7 1 植物—大型土壤動物互作
7 1 1 概述
7 1 2 大型土壤動物對植物的影響
7 1 3 植物對大型土壤動物的影響
7 2 植物一中型土壤動物互作
7 2 1 概述
7 2 2 中型土壤動物對植物的影響
7 2 3 植物對中型土壤動物的影響
7 3 植物一小型土壤動物互作
7 3 1 概述
7 3 2 小型土壤動物對植物的影響
7 3 3 植物對小型土壤動物的影響
7 4 小結與展望
第8章 土壤動物與微生物互作研究與展望
8 1 土壤動物—微生物互作的主要類型
8 1 1 捕食關係
8 1 2 寄生關係
8 1 3 共生關係
8 1 4 競爭關係
8 2 土壤動物一微生物互作過程與機制
8 2 1 白蟻與微生物互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