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雙碳」目標下的工業行動技術路線 ISBN:9787547862919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任庚坡 呂小靜 頁數:35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587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中國「雙碳」目標的落地和實現,介紹了中國「雙碳」目標的提出背景、意義、實現路徑和政府及企業的響應指南,對科普「雙碳」概念,指導相關主體制定落地計劃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第1章和第2章分別介紹了「雙碳」目標提出的國際背景和對中國的意義;第3章和第4章分別從政府頂層設計和重點行業的重點技術介紹了現有實現路徑;第5章分別從政府、園區、企業角度剖析了相關主體的行動方向;第6章和第7章分別從企業用能管理和碳資產管理角度介紹了企業加強碳排放管理的可行措施。 本書的出版可為政府部門實施碳達峰行動方案、制定產業發展政策、完善標準體系、豐富財稅補貼政策等提供參考;為企業了解我國「雙碳」工作頂層設計和工作進展,制定本集團或本企業的碳達峰方案、提高碳管理水平提供借鑒。 本書可供各級政府部門能耗管理、碳排放管理的決策人員,企事業單位領導和動力部門,各節能服務機構、碳資產管理公司、行業協會,關注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的各界人士等,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學習。作者簡介 任庚坡,工學博士,上海市節能中心副主任,國家「互聯網+節能」產業聯盟理事。主要從事能源大數據、節能低碳形勢與政策、技術經濟分析等方面的研究,開展上海市工業和電信業重點用能單位節能低碳與能效監控相關工作。策劃、執行歐盟、能源基金會、政府相關部門研究課題10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出版《走進能源》《能源大數據》等著作6部;編寫地方能耗限額標準4項。目錄 1 「雙碳」問題的由來1 1 全球氣候變化下的危機 1 1 1 氣候變暖的原因 1 1 2 氣候變暖的危害 1 2 國際社會的努力與博弈 1 2 1 國際社會對氣候變化的認識發展 1 2 2 部分國家和組織的氣候治理政策 1 2 3 全球氣候治理合作的發展過程 1 3 氣候相關重要國際組織和會議介紹 1 3 1 重要機構 1 3 2 重要文件 1 3 3 歷次締約方大會 參考文獻 2 「雙碳」目標的提出和意義 2 1 「雙碳」目標的提出過程 2 1 1 「雙碳」目標提出背景 2 1 2 「雙碳」目標形成過程 2 2 「雙碳」目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 2 2 1 「雙碳」是重塑世界格局的手段 2 2 2 全球碳排放權之爭 2 2 3 碳排放權焦點 2 2 4 中國如何為全球「雙碳」作貢獻 2 3 「雙碳」目標是中國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機遇 2 3 1 「雙碳」目標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2 3 2 中國能源碳排放總體情況 2 3 3 發達國家實現「碳達峰」的啟示 2 3 4 「雙碳」對中國經濟社會的影響 參考文獻 3 「雙碳」目標的實現路徑分析 3 1 國際上「雙碳」目標的提出和執行情況 3 2 歐盟碳中和路徑介紹 3 2 1 實現碳中和的計劃與路徑 3 2 2 已採用的碳定價機制 3 3 日本碳中和路徑介紹 3 3 1 實現碳中和的計劃和路徑 3 3 2 已採用的碳定價機制 3 4 美國碳中和路徑介紹 3 4 1 實現碳中和的計劃和路徑 3 4 2 已採用的碳定價機制 3 5 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挑戰 3 6 中國已出台的「雙碳」政策框架體系 3 6 1 「1+N」政策體系 3 6 2 已出台的國家政策 3 6 3 已出台的地方政策 3 6 4 已出台的「N1」政策覆蓋的碳排放 3 7 「雙碳」中常見誤區分析 誤區一:控碳即是控二氧化碳 誤區二:控碳即是控能源 誤區三:控碳即是減煤炭、控煤電 誤區四:控碳即是發展「風光」 誤區五:控碳即是控工業 誤區六:控碳即是發展碳市場 誤區七:控碳是政府控碳 誤區八:節能即是降碳 誤區九:碳達峰與碳中和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 誤區十:碳達峰就是碳衝鋒 參考文獻 4 實現「雙碳」目標的重點行業技術分析 4 1 源頭:能源供給側結構優化 4 1 1 能源結構現狀 4 1 2 能源供給側結構優化 4 2 消費:能源需求側結構升級 4 2 1 能源資源稟賦 4 2 2 能源技術水平 4 2 3 能源消費與產業結構分析 4 3 碳負排放技術:碳捕捉和封存 4 3 1 CCUS技術簡介 4 3 2 國外CCUS技術發展情況 4 3 3 中國CCUS技術發展現狀 4 3 4 中國CCUS技術發展建議 參考文獻 5 「雙碳」行動路徑制定指南 5 1 政府的行動研究 5 1 1 碳中和標準體系 5 1 2 節能政策 5 1 3 循環經濟 5 1 4 清潔生產 5 2 產業園區的行動推薦 5 2 1 產業園區「雙碳」轉型的抓手和挑戰 5 2 2 產業園區低碳綠色轉型的政策梳理 5 2 3 綠色低碳產業園區最佳實踐案例 5 2 4 產業園區「雙碳」轉型發展的框架思路 5 2 5 零碳園區 5 3 企業的行動研究 5 3 1 系統摸清碳排放家底 5 3 2 科學設定碳控排目標 5 3 3 系統提出碳減排路徑 5 3 4 建立健全企業碳排放管理體系 5 3 5 建立動態評估和行動強化機制 參考文獻 6 工業企業「雙碳」實踐重點行動 6 1 重點領域的工藝改造路線 6 1 1 鋼鐵行業 6 1 2 水泥行業 6 1 3 煉油行業 6 1 4 現代煤化工行業 6 2 能耗數字化管理 6 2 1 能耗數字化管理的起源 6 2 2 能耗管理數字化浪潮 6 2 3 「雙碳」背景下的能耗數字化管理 6 2 4 能耗數字化管理的實際應用 6 3 通用用能設備的節能改造技術路徑 6 3 1 電機系統節能改造技術路徑 6 3 2 鍋爐系統節能改造技術路徑 6 3 3 其他重點用能系統節能改造技術路徑 6 4 企業社會形象管理 6 4 1 ESG定義及其發展歷程 6 4 2 ESG報告編製 6 4 3 《企業ESG評價體系》團體標準發布 6 4 4 A股公司ESG報告披露情況 6 4 5 典型行業ESG分析 6 4 6 企業在ESG體系下的合規措施建議 6 4 7 對加快ESG發展的建議 6 5 成功企業案例 6 5 1 寶鋼股份推動工藝創新,助力下游企業減排 6 5 2 上海電氣設定三大路徑,持續推動技術迭代 6 5 3 日立集團設立長期目標,構建綠色製造體系 6 5 4 晶澳科技將綠色理念貫穿于產品全生命周期 6 5 5 金風科技多措並舉,清潔生產 6 5 6 伊利集團發揮龍頭作用,建設可持續發展生態圈 6 5 7 波司登高度重視,推動價值鏈綠色化 6 5 8 騰訊發揮技術優勢,深度參与 ESG體系建設 參考文獻 7 碳交易機制和綠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