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事探賾 張曉東 978750397474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文化藝術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藝事探賾
ISBN:9787503974748
出版社:文化藝術
著編譯者:張曉東
頁數:40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46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涵蓋書法家張曉東從事藝術的各個方面,從硯邊覃思到品人析藝,再到即興暢言,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令人嘆服。 本書主要分為四大板塊。硯邊覃思、品人析藝、即興暢言、師友賦能。

作者簡介

張曉東,齋號兼居、謙堂、坤艮堂等,1964年8月生於內蒙古察右後旗,畢業於山西財經學院。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特聘研究員,北京李可染畫院研究員,內蒙古農業大學材料科學和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媒體聯誼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曾任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主席團成員,現供職于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院。 出版《問道修為——張曉東書作展作品集》(文化藝術出版社)、《中國當代名家書法集張曉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目錄

硯邊覃思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書法之篆書的意義摭談
論「神」「氣」兼及中國書法審美
變化——中國書法創新的內生動力
論「自然」兼及中國書法審美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魯庵印泥的製作技藝
印泥的選擇、保養和使用
隋唐並稱 隋楷唐法——虞世南楷書師法初探
《孫桃姜百人造像碑》和《孔子廟堂碑》的比較研究
甲骨文書法創作摭談
甲骨文書法創作中字書中未見字的處理方法
線的氣韻構成——中國書畫線條的氣韻構成探微
初刻陶瓷印
專題篆刻
創作隨想
說「雅」
我的書齋號
從藝自述
堅守本真 跨界跋涉——我的書法之路
品人析藝
簡遠曠達 清新雅逸——顧春陽其人其藝
繼往聖絕學 開行楷新境——觀田滋茂手書《四書五經》
崇德尚賢 融古會今——甄德賢著《筆尖上的國學》序
譚鳳嬛女史的紅樓翰墨情緣
廣博專精 文氣雋永——蘇士澍的文化人生
王桂勇油畫藝術摭議
李志鋒展覽評語
評熊晉先生章草書法
藝德篤誠 文脈賡續——姜祖禹先生的書法情懷
鑽堅仰高 深窺秦漢——孫家潭的金石人生
揚帆啟航正當時 劈波斬浪不畏艱——觀李修樘篆刻作品有感
即興暢言
在中國書法院《大道書懷——當代書法的現狀和展望》研討會上的發言
2017「入古出新——當代著名篆刻家印章臨創展」研討會上的發言
「西去東來——饒金中油畫寫生作品展」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信游于藝——何公洲書畫展」研討會上的發言
傅山對當下有借鑒和指導意義——「回望傅山12家書法展」有感
張曉東談篆書——「2016國際華人青年節」訪談
靜自出塵——張愛玲畫展採訪發言
在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蘇士澍篆刻書法高級研修班師生交流會上的發言
多元融合的選題、策劃、融合和傳播——「百花齊放 推陳出新」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大展系列論壇、新藝術——「多元跨界·共融發展」論壇發言
撲拓留聲——陳旭拓跡藝術作品首展採訪發言
也談臨摹與創作
關於成立中國金石學會的建議
海絲之路 藝術互聯——2016國際華人青年藝術節·寧波活動紀實
發展旗縣書法的主要途徑
師友賦能
品立則志成 才得志所用 蘇士澍
藝道並進 熔古鑄今——張曉東的書法藝術 王友誼
圓勁婉通 力弇氣長——張曉東先生篆書筆法管窺 孟雲飛
兼而融之 意在篆簡——我讀張曉東的書法 吳川淮
癸巳秋展兼居主人張曉東先生書《蘭亭序》作七言古風 王曙光
寄贈謙堂——填詞《臨江仙》 陳勝臨
習習古風——簡評張曉東先生的篆體書法 曾強
論張曉東篆書的高古簡靜之風 李文進
精耕細研 法古化我——張鵬觀張曉東書法 張鵬
靜心沉潛 篤定厚積 蘇士澍
「神聖事——張曉東甲骨文書毛澤東詩詞作品展」賀信 蘇士澍
「神聖事——張曉東甲骨文書毛澤東詩詞作品展」賀信 齊國生
「神聖事——張曉東甲骨文書毛澤東詩詞作品展」賀聯 史瑞菊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