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深度融合-全媒體傳播時代的主流媒體內容生產 ISBN:9787519473587 出版社:光明日報 著編譯者:劉日亮 叢書名:光明社科文庫 頁數:24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416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體結構內容由三部分構成:第一、二章提出研究問題的理論根基和現實背景;第三、四章兩章由表及裡深度挖掘並分析問卷、訪談和資料文獻涵括的轉向特徵,進行構型分析和問題聚焦;第五、六章兩章圍繞研究主體並結合前文問題發現,透過實踐表象,從社會結構範疇考察全媒體內容生產向內結構的媒體重塑、向外嵌入社會的調適意義與路徑參照。作者簡介 劉日亮,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講師,博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碩博連讀),本科畢業於吉林大學文學院新聞學專業。研究方向聚焦媒體融合、視聽傳播、新媒體實務等。 科研情況方面,圍繞媒體融合、全媒體生產與傳播、主流意識形態引領等研究主題,在《現代出版》《電視研究》等CS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連續五年撰寫、編輯由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編著的《中國新媒體研究報告》,並多次為人民法院傳媒總社、新湖南等媒體撰寫融合發展規劃、調研報告等,英文論文入選IAMCR年會等國際學術會議。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社科研究項目等。目錄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概念界定 第三節 文獻綜述 第四節 研究的理論取向 第五節 研究問題 第六節 研究邏輯架構與創新性 第七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國主流媒體內容生產轉型的動力因素 第一節 技術賦能:全媒體傳播生態建構與內容生產重塑 第二節 政策引領:媒體融合國家戰略下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建構 第三節 用戶變遷:網路空間的移動生存、碎片認知與交互參与 第四節 市場隱憂:新媒體強勢衝擊下的傳統媒體經營弱勢 第五節 文化轉向:融合開放的參与式互聯網文化 第三章 我國主流媒體內容生產的特徵轉向與詮釋 第一節 頂層設計:四級融合全媒體傳播體系的實踐演進與差異比較 第二節 管理變革:體制機制創新的實踐突破與關鍵聚焦 第三節 平台構建:主流媒體的全媒體平台構建與功能延展 第四節 話語創新:全媒體內容產品鏈的維度拓展與深度重構 第四章 全媒體傳播語境下我國主流媒體內容生產構型分析 第一節 平台、內容、生產者:全媒體內容生產的三重構型維度 第二節 從中介到建構:全媒體傳播下主流媒體的平台革命 第三節 從大眾到定製:主流媒體內容生產的話語轉型特徵與問題 第四節 從渠道相加到邊界重構:全媒體記者的觀念革新與實踐調試 第五章 重塑媒體:主流媒體內容生產結構自我的三個面向 第一節 平台化:全媒體傳播體系的內容生產供給側改革 第二節 生態化:內容生產的媒體邏輯重塑與專業價值再造 第三節 開放化:從業者與產消者的主體連接與差異生產 第六章 嵌人社會:主流媒體內容生產的關聯調適意義 第一節 整合社會凝聚:多元主體協同交互的關係延伸 第二節 建構信息環境:主流意識形態與主流價值引領的時代轉向 第三節 平衡行業生態:規範泛信息環境中內容生產的行業生態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調查問卷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