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與鐵-俾斯麥.布萊希羅德與德意志帝國的建立 弗里茨.斯特恩 978751394443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民主與建設
NT$1,03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金與鐵-俾斯麥.布萊希羅德與德意志帝國的建立
ISBN:9787513944434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
著編譯者:弗里茨.斯特恩
叢書名:理想國譯叢
頁數:88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486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一窺「鐵血宰相」俾斯麥建立德意志帝國的幕後推手。 通過俾斯麥與布萊希羅德的雙重傳記,探索德意志帝國的政治文化、大眾心理,並藉由不同領域間的聯繫,包括金融和政治、國內和對外政策、專制與自由、公共利益與私人野心,深入剖析19世紀歐洲的外交、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 追溯納粹德國猶太滅絕政策的歷史與文化根源。

內容簡介

1862年在普魯士議會上的演講為俾斯麥贏得了「鐵血宰相」的稱號,但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更多依靠金錢與煤鐵,而不是鐵血。弗里茨·斯特恩的《金與鐵》採取獨特的視角,選擇俾斯麥與普魯士猶太銀行家布萊希羅德的關係為主線,描繪了德國政界與金融界千絲萬縷的關係以及德國的兩個世界:資本主義的新世界和古老封建精神的舊世界。身為少數族裔的猶太人的成功及社會流動帶來的利益衝突,不但揭示了新德意志帝國及其統治階層的脆弱,更展現了財富的兩面性——既威脅到傳統,又提供了社會流動的希望。 斯特恩通過俾斯麥、威廉一世皇帝、德國及外國的政客和銀行等與布萊希羅德之間的往來,呈現權貴們如何藉由布萊希羅德獲得有形和無形的利益。例如他曾為俾斯麥籌集普奧戰爭的軍資、管理莊園,甚至收買記者充當間諜。然而斯特恩探究的不止於此,他深入討論當時的反猶主義。權貴們有求于布萊希羅德,背後卻對他頗為鄙夷,因為布萊希羅德代表社會弱勢群體憎惡的猶太人和資本家的罪惡。而通過這位銀行家的回應,《金與鐵》展現了德國人和猶太人的虛偽和自欺如何上升為支配體系,最終如何產生可怕的影響。

作者簡介

王晨,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譯作有《黑死病》、《騎士之愛與游吟詩人》、《論歐洲》、《拷問法國大革命》等。

目錄

導讀 焦慮的聯盟(許知遠)
插圖縮寫說明
導言
第一部分 危險的崛起,1859—1871
第一章 初逢:容克貴族與猶太人
第二章 俾斯麥的生存鬥爭
第三章 寶座和絞刑架間
第四章 銀行家與俾斯麥的勝利
第五章 俾斯麥的錢袋和布萊希羅德的地位
第六章 第三場戰爭
第七章 凡爾賽宮裡的狂妄
第二部分 帝國的銀行家
第八章 新柏林的新男爵
第九章 政治和經濟上的帝國風格
第十章 貪婪與陰謀導讀 如何拯救世界?
第十一章 第四等級
第十二章 發財的親王
第十三章 銀行業與外交界
第十四章 羅馬尼亞:權宜的勝利
第十五章 不情願的殖民者
第十六章 俾斯麥的倒台
第三部分 融合的痛苦
第十七章 作為愛國新貴的猶太人
第十八章 新反猶主義的人質
第十九章 苦澀的結局
後記 家族的衰敗
註釋
致謝
參考書目
索引
關於作者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