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形式句法研究-走向新描寫主義 ISBN:9787100232067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胡建華 頁數:40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440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秉承新描寫主義精神,以現代句法語義學為理論工具,從跨語言比較的視角對漢語論元的分佈與選擇、話題與子話題結構、名動之分、量化、體貌、否定、疑問、焦點與轄域、孤島現象、反身代詞約束與指稱、完句條件及顯著性和局部性運算等問題做了微觀句法語義分析和研究。研究對象除現代漢語外,還包括上古漢語。本書以新描寫主義的「解剖麻雀」之法,從多個側面對上古漢語傳世文獻中的一些疑難語句所涉及的句法、語義和語用等問題做了細顆粒度的刻畫描寫和分析。 本書適合語言學專業,特別是對理論語言學、句法語義學、漢語語法學、上古漢語句法、跨語言比較句法、語言獲得、句法語義介面等研究領域感興趣的學生和學者閱讀、參考。作者簡介 胡建華,語言學專業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雲山工作室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二級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研究領域涉及理論語言學、句法學、語義學、語用學、兒童語言獲得、心理語言學、跨語言比較句法、上古漢語句法等。論文刊于Nature Human Behaviour、Linguistics、The Linguistic Review、Journal of Pragmatics、Lingua及《中國語文》《外語教學與研究》《當代語言學》《世界漢語教學》《外國語》《現代外語》《語言教學與研究》《語言科學》《語言研究》《漢語學報》《外語研究》《外國文學》等期刊。最近出版的英文著作有:Prominence and Localityin Grammar: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Wh-Questions and Reflexives(Routledge,2019)。目錄 第一部分 作為經驗科學的形式語言學:走向新描寫主義第一章 作為經驗科學的形式語言學:思想與方法 1 柏拉圖問題 2 兒童語言獲得與可學性問題 3 歸納法與類推法在解釋上的局限性:抽象的必要 4 經驗科學中的數據與理論 第二章 什麼是新描寫主義 第二部分 論元的分佈與選擇 第三章 題元、論元和語法功能項:格標效應與語言差異 1 漢語主賓語的選擇自由 2 格與語言差異 3 格與主賓語的浮現和解讀 4 結語 第四章 論元的分佈與選擇:語法中的顯著性和局部性 1 理論思考 2 原型理論及其問題 3 題元的允准與連接:局部性與顯著性之間的交互作用 4 非常規語序與題元 5 進一步的討論 6 結語 第五章 「他的老師當得好」與論元的選擇:語法中的顯著性和局部性 1 引言 2 移位分析的一些問題 3 基礎生成還是轉換生成? 4 複雜謂語與受事主語句 5 南北差異與主賓不對稱 6 論元選擇中的顯著性和局部性 7 結語 第六章 現代漢語不及物動詞的論元和賓語:從抽象動詞「有」到句法-信息結構介面 1 問題 2 一個形式處理方案:從動詞的句法投射到句法和信息結構介面 3 討論 第七章 寧波話與普通話中話題和次話題的句法位置 1 引言 2 寧波話和普通話中與次話題有關的語言事實 3 次話題與VP嫁接 4 話題的允准與語言間的差異 5 結語 第八章 孤島條件與話題化中名詞片語的允准 1 引言 2 孤島條件 3 反例 4 名詞片語的允准 5 結語 第三部分 名動之分 第九章 句法對稱與名動均衡:從語義密度和傳染性看實詞 1 引言 2 語義密度與傳染性:漢語是一種形容詞性語言 3 名動之分的內在性 4 結語 第四部分 量化與焦點 第十章 否定、焦點與轄域 1 引言 2 否定的轄域 3 否定的對象 4 普通話否定詞「不」的句法地位:從與東干話否定結構比較的角度看 5 結語 第十一章 完句條件與指稱特徵的允准 1 引言 2 完句成分的範圍 3 指稱特徵的允准 4 結語 第十二章 焦點與量化 1 「都」和「只」的右向量化與焦點 2 右向量化與事件變數 3 「都」和「常常」的句法位置與量化對象 4 結語 第十三章 A-不-A疑問運算元與量化副詞的轉城 1 VP嫁接 2 INFL嫁接 3 在INFL和VP之間 第十四章 量化副詞與動態助詞「了」和「過」 1 量化副詞與「了」和「過」:問題的提出 2 量化副詞和動態助詞的量化對象與轄域 3 結語 第十五章 指稱性、離散性與集合:孤島中的疑問句研究 1 引言 2 孤島內疑問詞的解讀 3 疑問句的形成 4 結語 第五部分 約束與指稱 第十六章 約束B原則與代詞的句內指稱 1 引言 2 約束B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 3 約束B原則的作用範圍:題元結構 4 結語 第十七章 NP顯著性的計算與漢語反身代詞「自己」的指稱 1 引言 2 基點度、主題性與反身代詞的指稱 3 題元等級與反身代詞的指稱 4 新格萊斯語用理論與反身代詞的指稱 5 自我歸屬與反身代詞的指稱 6 NP顯著性的計算與反身代詞的指稱 7 結語 第十八章 漢語複合反身代詞與英語反身代詞比較研究 1 引言 2 漢語複合反身代詞與英語反身代詞的約束特性 3 顯著性和局部性 4 漢語與英語中的限制等級 5 阻斷語 6 結語 第六部分 上古漢語句法 第十九章 「因不失其親」的句法及其他:從句法語義分析到語用推理 1 引言 2 「因不失其親」的句法 3 從關聯理論看所謂的錯簡——「誠不以富亦祗以異」辨惑 4 結語 第二十章 《秦風·無衣》篇詩句的句法語義及其他:對一種以並聯法為重要造句手段的動詞型語言的個案分析 1 引言 2 「袍、澤、裳」是動詞 3 附著詞與「無衣」的句法結構 4 「與、同、偕」也是動詞 5 「豈日無衣」之言外之意的否定 6 餘論:並聯法造句 第二十一章 從跨語言比較視角看《詩經》「于V」結構:「王于興師」「王于出征」的句法語義及其他 1 「于」有無語義? 2 解讀「于」的關鍵之一:王是否親自出征? 3 解讀「于」的關鍵之二:王是否等於天子? 4 「于」與GO 5 「于」與英語中的a-前綴 6 結語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