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與物性-傳統石色在東方繪畫中的立場與審美重構 張樂 978751905093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文聯
NT$29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色彩與物性-傳統石色在東方繪畫中的立場與審美重構
ISBN:9787519050931
出版社:中國文聯
著編譯者:張樂
頁數:17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458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色彩及產生色彩的原料在繪畫史上的功能、價值和意義等,屬於繪畫媒介研究範疇。本書是作者試圖構建「藝術材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本書以石色材料為研究中心,以東方繪畫轉型背景為研究基礎,以中國和日本在關鍵歷史時期的繪畫為研究重點,探討近代以來傳統石色在東方繪畫中的性質變遷、角色立場及在審美重構中的作用及影響等重要問題。

作者簡介

張樂,女,藝術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出站博士后。現為西安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近年來其美術作品多次入選重量、國際展覽,她堅持民族美術方向的深入研究,主持、參与並完成文旅部、教育部等8項科研課題,其中一項獲優秀獎。發表著述3部、CPCI、C刊、核心期刊論文多篇,其中,專著《中日美術關聯性研究》獲陝西省第四屆文藝評獎,論文獲2017中國美術家協會「歷史與現狀」首屆青年理論獎、2019年陝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多個獎項。

目錄

寫在前面
引言
關於石色材料研究的不同聲音
關於傳統石色色彩研究的維度
第一章 問題的緣起與表象
第二章 矛盾中的展開
第一節 石色材料的機密
一、「信手拈來」與顏料危機
二、「不變色」與行業噱頭
三、「條痕色」「比重」與「非調和色系統」
第二節 石色材料繪畫到底是什麼畫種?
一、對早期日本畫的評價
二、命名及矛盾點的分化
三、東方語言的特性
小結
第三章 「東方理想」的再確認
第一節 中國繪畫的早期覺悟
第二節 日本繪畫的變革意識
第三節 岡倉天心的理想
第四節 芬諾洛薩的「idea」與近代日本畫「身份」的界定
小結
第四章 石色材料的「角色」轉換
第一節 從媒介轉化到風格拓展
一、從「drawing」到「painting」
二、從水墨畫到色彩繪畫
第二節 石色材料的「角色」轉換
一、西方美學架構中「材料語言」對單純「色彩語言」的僭替
二、從「超日本畫宣言」展到「日本畫宣言」
三、從「一維」到「多維」的審美觀察
小結
第五章 「物性」的發現
第一節 不同語境下的「物性」稱謂
一、作為「物質」的藝術品《藝術與物性》
二、李禹煥「物論」與「物派」
三、「質覺論」
第二節 日本美術化學對石色材料的「物性」救贖
一、「不變色」與「色材三角形」
二、從「透明」到「多彩」
三、石料還原與大地的溫度
第三節 中國美術對石色材料的「物性」蘇醒
一、當代中國畫家的石色材料語言表現與「物性」認識
二、新格局中的綜合材料繪畫藝術
三、中國的新課程方案
四、各類展覽對石色材料繪畫的認知
小結
第六章 流動的美術與流動美學觀
第一節 是否需要「二元分化論」?
第二節 中日石色材料繪畫現狀
第三節 流動的美術與流動的美術觀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