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明珠 梁鳳蓮 978754623630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州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江海明珠
ISBN:9787546236308
出版社:廣州
著編譯者:梁鳳蓮
頁數:24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485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文化共同體包括三個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共同的文化記憶,二是共同的文化生活,三是共同的文化精神及文化理念,也就是共同的精神意識與認同感、歸屬感。唯有認識才能理解,唯有理解才能熱愛,建立我們城市共同的價值觀和理想追求,必須去深入認識每一個城區,其中當然離不開海珠。
文化意義上的珠江,是一條創新、開放、兼容、進取的河流。海珠曾經用素馨的故事講述一座城市熱愛生活的情懷;海珠曾經用十香園的故事講述孕育藝術創新的艱辛;海珠曾經用黃埔古港和廣交會的故事講述千年商都永不關閉南大門的膽識;海珠正在用琶洲的故事講述古老土地蝶變數字經濟總部的豪情;海珠將要用海珠濕地和廣州市文化館新館的故事講述后航道未來的精彩。
除了對歷史地位的自信,還要有對未來發展的自信。海珠文化的起點是淳樸、優美、豐饒的田園山水之美。百多年前的海珠區,是「三十二村花似雪,酒旗遙引過河南」,是「地連海市魚蝦美,居繞潮田稻黍豐」。到了20世紀50年代,沙園、工業大道成為撐起廣州半邊天的工業王國,工廠數量眾多,ming牌產品眾多,海珠區成為廣州的工業強區。到了今天,我們來看海珠區的琶洲,看海珠濕地,看「一區一谷一圈」,海珠區從一個田園牧歌式的水鄉,經歷了工業化重鎮,一躍成為數字經濟的領航者。

作者簡介
梁鳳蓮,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嶺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專技二級)、一級作家,文學與文化專業博士,多倫多大學訪問學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廣州市優秀專家、廣州市優秀中青年哲學社科學者、羊城十大傑出女性、廣州市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共出版個人著作36部,其中文化理論研究與文藝評論專著19部,代表作有《容度之間》《城市的拼圖》《大城之啟》《亂雲飛渡》《百年城變》《文化的原鄉》等;文學作品17部,系列長篇小說《羊城煙雨》(《巷孌》《西關小姐》《東山大少》《羊城煙雨》)、長篇小說《賽龍奪錦》和散文專集《被命運催趕的夜晚》《遠去的諾言》《廣州散韻》《應願之地》等。主編各種文集15種。

目錄
由來:文化三原色
威因:河江海的對話
歷史橫截面:潛龍過海
傳奇:雪落河南
地理:塔與橋,一水盈盈護羊城
裂變:兩岸一體、中軸樞紐
優勢:山水形勝
出世:禪風、仙骨、雅意
人世:財富、書香、家業
故里:家鄉之「鄉」,田園、桃源、鄉愁
花開:舊時堂燕、滿江素馨
熱血:保家衛國、紅色革命
格局:父輩的遺產、城市的記憶
傳承:百年文教,丹青十香
向海:廣州文化新走向
參考文獻
後記:
以全局視野對文化發展進程進行新的認知與判斷——關於《江海明珠》及海珠區的文化研究

前言/序言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讀懂一座城市,首先要讀懂她的歷史。
海珠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作為廣州老四區之一,古稱「江南洲」,民間亦稱「河南」,新中國成立后命名為河南區,1960年行政區劃調整時改稱海珠區。海珠區地處廣州中部、珠江南岸,猶如鑲嵌在雲山珠水間的一顆璀璨明珠,2200多年的歷史賦予這顆明珠深厚的人文底蘊。翻開海珠的歷史長卷,從東漢「遺井猶聞故老傳」的楊孚井、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發源地黃埔古港,到晚清「嶺南畫派祖庭」十香園、「五大叢林」之冠海幢寺,再到近代孫中山大元帥府、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舊址等,一段段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不斷沉澱,凝鑄了海珠生生不息的千年文脈。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今天,我們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重新書寫海珠、品味海珠,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殷殷囑託的具體體現,更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和嶺南傳統文化的生動實踐。希望通過全面細緻梳理海珠的歷史文化,講好講透「海珠故事」,為廣大幹部群眾讀懂海珠、熱愛海珠、奉獻海珠提供一個新的歷史文化讀本,也為海珠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貢獻綿薄之力。
本書的作者梁鳳蓮老師是一名生於廣州、長於廣州、深愛廣州的文化學者。她用全新的視角、細膩的筆觸,從海珠在廣州大文化體系中的歷史地位、城市文化傳播品牌和文化發展新方向三個維度,為讀者呈現了全局視野、歷史縱深和時空變遷下紋理清晰、繽紛多彩的海珠。相信本書的出版會為海珠乃至廣州的城市文化研究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有助於喚醒人們對「老海珠」的原鄉記憶,激發人們對「新海珠」的發展思考。特別感謝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廣東省文聯原主席劉斯奮為本書題寫書名,極大地激勵我們對傳承、弘揚歷史文化的篤定。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歷史的沉澱,通過文字變成一本書,不僅是對「老城市」的一種記錄,更是對「新活力」未來的美好憧憬。今日的海珠正在打造廣州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征程上奮力前行,每一位文化人的堅守與付出都是新征程上的寶貴印記,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是為序。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