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地方經驗與杭州作家研究 ISBN:9787517857853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學 著編譯者:周保欣 頁數:30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451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該書分為「地方經驗:城市、流域與文明」「文學實驗:類型、先鋒與創化」與「杭州現象:網路、思潮與新生」三部分。圍繞黃亞洲、李杭育、王旭烽、麥家、艾偉、沈葦、蘇滄桑、黃詠梅、吳玄、鍾求是、哲貴、蕭耳等知名的杭州作家,談他們的日常與寫作,談他們看杭州、寫杭州的視角與心路,談「新杭州作家」如何在這座詩意的城市內獲得一種充滿溫度的認同感,且在此過程間形成值得注意的創作轉向與新變,談杭州的浮沉過往是怎樣在作家的敘述中演化得蕩氣迴腸。目錄 上編 地方經驗:城市、流域與文明第一章 黃亞洲:行吟歌者與異質文明的交互 從詩歌窗口看文明共生——黃亞洲行吟詩集中的跨文明對話 第二章 李杭育:「尋根者」的來路與去處 李杭育與「尋根文學」——「另起爐灶」與「自我限制」 第三章 王旭烽:江南文化與茶文化的精魂 江南文化與茶文化的同構——評王旭烽長篇小說《望江南》 第四章 陸春祥:時代見證者的熱愛與悲憫 用筆挖掘思想與光芒——陸春祥散文芻論 第五章 蘇滄桑:江南非遺文化的「發現」與「再現」 民間溫度紙上滄桑——從蘇滄桑散文集《紙上》看非虛構寫作修辭學 第六章 顧艷、方格子、蕭耳:向靈魂深處掘進的女性書寫 略談顧艷小說創作的轉型 方格子小說論 女性精神耽溺者的自畫像——蕭耳《中產階級看月亮》閱讀札記 中編 文學實驗:類型、先鋒與創化 第一章 麥家:「公共經驗」與文學的創新 傳奇人生的「常」與「變」——從《人生海海》看麥家小說創作的審美嬗變 第二章 艾偉:鏡中的南方與過往 一種南方詩學風格的演變——艾偉小說新論 第三章 吳玄:後現代主義的精神標本 一隻具有藝術天賦的貓——讀吳玄小說隨感 第四章 鍾求是:記憶追蹤者的詩學密碼 鍾求是小說藝術論 第五章 哲貴:「信河街」的空間建構及其精神地理 街區的地誌書寫與小說微觀地理——哲貴小說論 第六章 黃詠梅:寫作的「生長性」與作家的小說智慧 小說的「后視」法與情感「放倒」術——黃詠梅小說論 第七章 海飛:「孤島時空」及其故事話語場的建構 「生活的溫度」與俠義精神的重建——海飛小說創作論 下編 杭州現象:網路、思潮與新生 第一章 管平潮、南派三叔、烽火戲諸侯:網路世界的自我超越者 網路古典仙俠世界里的自我超越者——管平潮小說創作論 古典性、現代性與民族性的網路混生——南派三叔小說論 中國網路小說:公共領域與敘事模式——以「烽火戲諸侯」的網路都市小說為例 第二章 潘維、梁曉明、李郁蔥、泉子、沈葦:詩歌的地方路徑與中年變法 江南文化的詩意解碼——潘維詩歌論 更純粹的生命感覺——論梁曉明近作 「當美妙的想法始於我們」——關於李郁蔥的詩 凝視就是不斷地重複——讀泉子的詩札記 「混血」的語言——沈葦詩歌新論 第三章 曉風:當代知識分子的追求與困局 當代大學現狀與新儒林外史——曉風小說論 第四章 朱曉軍:勘探歷史之隱深描地方之實 史家的心法與文學的筆法——朱曉軍《中國農民城》讀札 第五章 池上、祁媛:青年群體的日常變奏與情感圖譜 在日常的泥淖中掙扎——池上小說論 「未知」的誘惑與質詢——祁媛小說印象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