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古代中華觀念的形成 ISBN:9787214290335 出版社:江蘇人民 著編譯者:渡邊英幸 叢書名: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頁數:35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479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古代中華觀念的形成》利用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將中華這一概念的形成視為始於先秦並在後世不斷發展的含義和語言的層累,討論中華概念構建的過程,分析構建中華概念的基礎以及不同中華觀念間的差異與聯繫。揭示先秦時期漢語中的「中華」、「夷狄」、華夷思想雛形的形成經過及其蘊含的層累性差異和動態性聯繫,進而討論處於誕生期的中華觀念和華夷思想的各個層面,重新定位其在先秦歷史上的地位。作者簡介 吳昊陽,日語譯者,生於廣州,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東洋史專業碩士,現於廣州市增城區某高中擔任日語教師,已出版譯著有《漢字:漢字的發展及其背景》《古代中國的宇宙論》《陶瓷:粘連文明的泥土》《歷史的基因:英國》等。目錄 序章 何謂「中華」第一節 本書的寫作目的 第二節 前近代的「中華」觀念 第三節 華夷思想的邏輯與位相 第四節 黃河流域的環境與文化 第五節 課題安排 第一章 先秦時期的華夷言論 序言 第一節 西周史料中的「夷狄」認識和「中華」觀念 第二節 春秋史料中「夷狄」的層累性 第三節 《左傳》的「中華」言論 第四節 《公羊傳》《穀梁傳》的「中華」言論 第五節 春秋史料中華夷認識的層累性 第六節 戰國史料的華夷言論 結語 第二章 春秋時期的「戎」 序言 第一節 春秋時期的「戎」「狄」問題 第二節 山戎與北戎 第三節 晉國對「戎」「狄」的掌控與《左傳》的「戎狄」觀念 第四節 「九州之戎」與戎蠻氏——春秋時期「戎」的居住模式 結語 第三章 鮮虞中山國的建立 序言 第一節 中山國的歷史及其問題點 第二節 關於中山國的文獻記載 第三節 鮮虞中山、戰國中山的各種關聯學說 第四節 春秋時期的「狄」與鮮虞中山的建立 結語 第四章 春秋時期的國際會盟與華夷秩序 序言 第一節 夷不亂華 第二節 春秋時期的「國際」會盟與蠻夷戎狄 第三節 蠻夷戎狄與諸侯國之間的會盟及來朝 第四節 多國會盟對蠻夷戎狄的排斥 第五節 同盟諸侯與兄弟甥舅 結語 第五章 晉文公流離各國的故事及其背景 序言 第一節 春秋晉國的性質與霸主體制 第二節 《左傳》《國語》《史記》中的晉文公故事 第三節 踐土策命 第四節 晉文公故事的背景(1)——晉國與戎狄、諸侯的關係 第五節 晉文公故事的背景(2)——齊宋楚秦與蠻夷戎狄 結語 第六章 從禹跡到諸夏 序言 第一節 夏朝傳說 第二節 大禹創造的世界 第三節 從禹跡到諸夏 結語 第七章 秦公諸器銘之探討 序言 第一節 秦公諸器銘文及年代 第二節 何謂「蠻夏」 結語 第八章 秦律中的夏與臣邦 序言 第一節 前人對秦律的「夏」「夏子」之解釋 第二節 睡虎地秦簡中的「臣邦」 第三節 戰國時期秦國統屬下的各邦 第四節 「夏」「夏子」之所指 結語 終章 先秦時期的「中華」觀念與華夷思想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