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文化史.古代卷 埃夫林.萊特爾 978702018350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文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工作文化史.古代卷
ISBN:9787020183500
出版社:人民文學
著編譯者:埃夫林.萊特爾
頁數:49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486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工作的文化史》系列叢書不是一部關於工作的「經濟史」,而是一部文化史。叢書採取了一種聚焦于文化的方法,將不同的歷史傳統和歷史研究方法結合在一起,對六段歷史時期內工作的社會和文化構建進行全面的考察,探索兩千年歷史中涉及工作和工作場所的微妙特性以及工作和人的關係,解釋工作在西方世界的文化動態中所處的位置和影響的方式,幫助讀者重新思考工作的邊界及相關問題。本書每卷都使用相同的章節標題,討論相同的主題,讀者可以通過閱讀整卷書來了解一個時期,或通過跨卷閱讀相關章節來了解同一個歷史主題,從而探索主題的範圍和每卷呈現的不同歷史時期的細微差別。 《工作文化史·古代卷》顯示此一時期的社會有如下幾個特點:按社會地位構建的古代社會,以自由民與奴隸的二分法為主。任何形式的勞動者,只要不是獨立的,包括自由民身份的掙工資勞動者,就會被同化為奴隸。與社會地位相關的意識形態不僅阻斷任何理性的勞工組織形成,甚至阻撓所有明確的經濟行為萌芽發展。農業耕作兼備道德與實踐兩方面的價值。手工業者和掙工資的勞動者跟農民不同,被視為貧窮、不光彩且具有流動性。薪酬與市場交換帶入了一種類似奴隸制的依賴性。

作者簡介

埃夫林·萊特爾(Ephraim Lytle),多倫多大學古典學副教授,主要研究希臘社會與經濟史。

目錄

總編輯前言
戴博拉·西蒙頓(Deborah Simonton)
安妮·蒙迪納(Anne Montenac)
古代卷編輯前言
埃夫林·萊特爾(Ephraim Lytle)
導論
埃夫林·萊特爾(Ephraim Lytle)
第一章 工作經濟
塞斯·伯納德(Seth Bernard)
第二章 圖說工作
菲利普·薩皮爾斯坦(Philip Sapirstein)
第三章 工作與工作場所
米克·弗洛(Miko Flohr)
第四章 工作場所的文化
科恩拉德·韋博文(Koenraad Verboven)
第五章 技能與技術
菲利普·薩皮爾斯坦(Philip Sapirstein)
第六章 工作與流動性
本·艾克里(Ben Akrigg)
第七章 工作與社會
莎拉·E 邦德(Sarah E Bond)
第八章 工作的政治文化
阿蘭·布列松(Alain Bresson)
第九章 工作與休閑
齊農·帕帕康斯坦提諾(Zinon Papakkonstaninou)
註記
延伸閱讀
引文出處索引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