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現代性下的韓國-轉型中的家族政治經濟學 張慶燮 978721428287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江蘇人民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壓縮現代性下的韓國-轉型中的家族政治經濟學
ISBN:9787214282873
出版社:江蘇人民
著編譯者:張慶燮
頁數:30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377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西方韓國研究叢書”引進西方學者對於朝鮮半島的研究著作,呈現韓國歷史和社會的方方面面,探究韓國同周邊世界的互動方式。叢書在時間上包含古代、近代史、現代等多個時期,在維度上涉及經濟、文化、社會等多種主題,旨在從西方視角認識半島,並以鄰國歷史觀照自身。

內容簡介
現代韓國社會呈現著時間上與空間上的”壓縮”:幾十年的爆發式經濟增長使韓國縮短了社會轉型的時間,而在這一過程中,韓國大城市幾乎成為複製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場所。傳統和現代、本土和外部,各種元素在韓國社會激烈碰撞。
在這個壓縮社會之下,韓國仍在強化以家庭為中心的社會秩序。教育政策、女性勞動、財閥家族家庭關係和利益影響著社會的結構和制度變化。韓國的家庭主義促成了各種發展目標的實現,但與此同時,也讓韓國社會產生根本性的問題。

作者簡介
[韓]張慶燮
美國布朗大學社會學博士,韓國首爾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創造性提出”壓縮現代性”(Compressed Modernity)理論,著有《壓縮現代性的邏輯》等。

譯者簡介
司炳月
博士,大連外國語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從事外國語言文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著有《〈牡丹亭〉互文指涉的英譯研究》《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大學英語教師自主教學能力研究》,譯有《恐龍時代的輝煌》等。
孫彤彤
大連外國語大學翻譯碩士,芬蘭?韋斯屈萊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在讀博士。曾參與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翻譯項目,合譯有《韓國當代建築》。

精彩書評
張慶燮發明瞭一系列富有洞察力的概念,他通過”壓縮現代性”這一概念來解釋家庭、性別、過度的教育追求和工業化之間的複雜關係。
——布萊恩 特納(Bryan S Turner),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首席教授
這本書讓人大開眼界,瞭解了韓國的具體情況。
——烏爾裡希 貝克(Ulrich Beck),德國慕尼黑大學
張慶燮的”壓縮現代性”思想啟發了亞洲的研究者,包括我自己。
——落合惠美子,日本京都大學

目錄

前言 001
第一章 壓縮現代性及其家庭基礎 001
第一節 目的 001
第二節 家庭和現代性 003
第三節 家庭主義的繼承與重塑 006
第四節 壓縮現代性 008
第五節 壓縮現代性與家庭:以韓國為例 013
第二章 偶然多元性 023
第一節 簡介 023
第二節 壓縮性社會變革與家庭意識形態 025
第三節 家庭意識形態的主要類型 027
第四節 偶然多元性的困境 038
第三章 社會投資家庭與教育政策 043
第一節 社會投資國家對社會投資家庭 043
第二節 韓國的教育、家庭和現代性 048
第三節 韓國(無意中的)社會投資家庭和考試監管國家 060
第四節 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與社會投資家庭危機 074
第五節 新自由主義”教育總統”的困境 081
第四章 核心家庭與福利政治 084
第一節 引言 084
第二節 政策向何處過渡 087
第三節 意識形態層面:核心家庭應受責備嗎 091
第四節 保守家庭政策時期的韓國家庭實際情況:仍舊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核心家庭 098
第五節 結論 114
第五章 女性勞動與性別分化的工業化 116
第一節 引言 116
第二節 壓縮資本主義工業化中的韓國女性 119
第三節 無產階級化或半無產階級化 124
第四節 討論 132
附 錄 區分階級範疇的理論標準 136
第六章 農民家庭與城鄉關係 139
第一節 壓縮的資本主義工業化及其與農村的聯繫 139
第二節 從農村到城市:農民家庭和工業化社會轉型代價 143
第三節 從城市到農村:偏向城市的社會變革與農村家庭的繁衍危機 152
第四節 經濟資產負債表:雙重二元論下的城鄉收入差距 160
第五節 社會和政治反應:發聲、退出和間接退出 165
第六節 結論 168
第七章 財閥:家族資本主義的邏輯性 172
第一節 引言 172
第二節 財閥的崛起:政治起源、發展轉型以及非計劃性資產階級組織擴張 176
第三節 韓國財閥的操作規則或運營邏輯 187
第四節 家族資本主義的再生產:財富的繼承和結構地位的繼承 201
第五節 政治經濟的家族融合:財閥員工與婚姻網絡 207
第六節 沒有資產階級,就沒有民主 民主政治下的財閥革命 211
附 錄 “王子之戰”(現代集團財閥的繼任鬥爭) 216
第八章 去家庭化政治 218
第一節 進入21世紀後的人口衝擊 218
第二節 韓國家庭的”正常危機” 219
第三節 國家的功能與功能障礙 222
第四節 去家庭化趨勢:減少、退出、推遲、抗議 226
第五節 結論與展望:去家庭化還是個體化 233
第九章 家庭現代性的持續性危機 237
參考文獻 248

前言/序言
第一章 壓縮現代性及其家庭基礎
第一節 目的
學界認為,韓國經歷了國際上前所未有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迅速變革。然而,在這種轉變的背後,韓國社會又呈現出不斷強化以家庭為中心的社會秩序這一獨特趨勢。我試圖將韓國社會轉型的爆發性和複雜性描述為壓縮現代性。可以說,韓國人培養了一種以家庭主義為基礎的壓縮現代性。經典現代化理論曾假定,在走向現代化的關鍵過程中,家庭作為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重要性會從根本上降低,這是因為學界認為各種社會(或者非家庭) 實體接管了主要的社會功能, 如經濟生產和教育。在這一觀點的影響下,像韓國這樣似乎由家庭主宰經濟、政治和社會秩序的社會,被誘導察覺到陳舊和不合理的現實,從而站在了迅速逃避或至少是譴責此種現象的立場上。
雖然關於家庭秩序的社會理性和/ 或有效率的規範性評斷一直存在,但遺憾的是,學術界未能將家庭主義經濟、政治和社會秩序的具體內容和特徵作為具體的歷史現實進行詳實記錄,無法系統地描繪其文化、制度和歷史淵源,也未能將宏觀層面的家庭主義秩序在普通人的實際生活中被感知、經歷和再現的方式進行分類和理論化處理。雖然沒有本土學者會否認韓國社會以家庭為中心的事實,但當西方人基於此事實看待韓國社會時,他們仍會不禁懷疑這是西方的東方主義式偏見。在如此複雜的背景下,家庭主義秩序吸引了更多關於社會狀況的日常爭論,而非系統的學術調查。當然,有大量研究揭示了韓國人在社會各個方面的以家庭為中心的行為和態度。然而,他們的成果從未在理論上被整合,以至於未能產生一個關於整個韓國社會的創新性理論。
本書試圖通過描繪韓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秩序的家庭主義特徵,分析這些特徵與壓縮現代性的關聯方式,系統地考察這種家庭主義現代性的歷史和理論特徵,以此來填補這些學術空白。具體而言,我將韓國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複雜的方式經歷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革的具體特徵,定義為”壓縮的現代性”這一概念,並詳細研究作為其微觀基礎或表現形式的家庭主義的結構和行為。在此過程中,我批判性地探討了早期關於現代化和現代性的學術研究,並指出了以往家庭秩序研究的缺陷和局限性。此外,必要時,我會將韓國以家庭為中心的現代性與其他東亞社會和西方社會進行比較評價,以此為韓國經驗的理論刻畫和概括奠定邏輯基礎。
第二節 家庭和現代性
西方古典社會學認為,家庭對現代化進程的貢獻主要是降低其社會功能和淡化其社會角色。家族作為內向型社群主義原則的古老堡壘,可能阻礙工業社會的發展,而工業社會需要的是普遍和客觀的社會關係和功能。然而,由於韓國工業社會的特點是家族持續且普遍存在, 像塔爾科特 帕森斯( Talcott Parsons)等學者不得不從滿足情感和關懷的心理需求的角度來證明這一現像是合理的。在此種解釋的基礎上,西方社會科學對家族的研究大多從關注家庭內部微觀層面的人際關係開始。在這種情況下,家族研究很快呈現出家族關係研究的性質——有時則被歸入諸如”家族學”之類的新學科下——並因此與其他對宏觀社會結構和變化研究保持興趣的社會學領域隔離開來。與此同時,一種規範性觀念在公眾範圍內迅速蔓延,即家庭應該作為與社會相分離的私人生活單元而存在。私人生活很
快成為家族研究的核心課題。
儘管如此,20世紀末,學術界對家族現象的研究出現了幾個新的趨勢:有學者對家庭/家族經濟作為早期資產階級其階級形成的組織基礎的重要性進行了有力的歷史分析,通過編撰家族史或以家族為分析單位,重構了西方工業革命的基礎經驗;也有學者研究了以家族為中心的農民和城市窮人對第三世界經濟結構性欠發達的應對措施,或通過強調涉及各種家族問題的勞資階級衝突來分析工業資本主義的結構轉型,又或者通過探究以各種社會政策為特徵的國家或家族關係來審視現代國家的本質。這些研究不一定是在傳統家族社會學的形式範圍內產生的,而是產生於社會歷史、政治經濟學、政治社會學、經濟人類學、社會政策研究等其他各個領域,這反映出學界對家族相關研究的理論和經驗興趣日益增多。
在韓國學術界,受西方(主要是美國)社會學的主導性影響,對家族的研究集中在作為私人生活單元的家族其內部各種人際關係的情感特徵和工具性特徵上。然而,即使在韓國,家族在宏觀社會的重要性也引起了社會歷史、農村社會學、工業社會學、性別研究、社會福利研究等各個學術領域的興趣。雖然這些研究並不是具體或專門地聚焦家族問題本身,但它們揭示了很多韓國的家族社會關係和與家族相關的社會問題。
現代學術界有必要將韓國國內與國外日益增加的對家族的宏觀社會重要性的興趣聯繫起來。綜合考慮以下幾點,不難看出家族在現代工業資本主義制度中的中心地位:西方資產階級的形成在組織上是以父權家族經濟為基礎的;而無產階級的階級團結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家族和親屬網絡;福利國家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一直離不開家族支持制度;西方對第三世界的資本主義剝削,以及基層對這種剝削的適應和抵抗,都是建立在家族經濟和親系團結之上的;東亞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步於或先於家族資本所有權、企業管理和社會福利的發展。因此,家族在經濟組織、政治秩序和社會關係中的根本性衰落是現代化進程社會內核這一傳統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韓國人一方面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資本主義工業化、政治民主化和社會結構變革,另一方面又表現出特別強烈的家庭中心主義,即家庭對社會秩序和私人生活有著巨大影響。綜合考慮這些看似矛盾的趨勢,韓國人的壓縮現代性很可能就是通過家庭在多方面構建形成的。同樣,韓國的這一壓縮現代性的許多局限和問題可能也與家庭密切相關。然而,無論是在韓國國內還是國外,以往和當前關於韓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政治變革的學術研究都嚴重忽視了經濟、政治和社會的日常條件和基礎。明顯反復出現的以家庭為中心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秩序,要麼是被視為現代性不足的證據,要麼被故意忽視。而這種立場不能恰當地解釋普遍存在的以家族為中心的企業管理和政治控制,以及在社會政策中的家庭本位、家庭依賴等現象。即使為了實現”正常”或”公正”的現代性而採取規範的立場,來根除以家庭為中心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秩序,完成這樣的任務也需要對家庭主義秩序有一個明確、直接的認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