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危機應對的道與術 ISBN:9787511581143 出版社:人民日報 著編譯者:徐忠 朱滿洲 叢書名: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書系 頁數:30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374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危機處置與應對的核心問題,開篇試圖釐清關於危機的核心認識,以美國大蕭條等為例,詳細解析危機時期的宏觀政策選擇。接著,重點以房地產危機與財政危機為例,解讀兩種常見的危機種類。之後,圍繞危機應對的四個關鍵環節展開,即確定處置時機、確定關鍵救助者、進行損失分擔與選擇處置平台。最後提出「危機是推動金融監管改革的重要契機」這一論點。本書深入剖析國內外數十個經典案例,試圖總結一些基本規律,以期為中國將來可能發生的類似問題提供借鑒。作者簡介 徐忠,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職于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曾先後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局、金融穩定局和金融市場司工作,並負責籌建了上海票據交易所。長期從事政策制定、金融改革、金融研究,具有豐富的金融市場和債券市場行政監管、自律管理工作經驗。目錄 代引言 金融穩定、公司治理與金融監管前言 第一章 危機時期的宏觀政策選擇 第一節 美國幾次大危機的政策演進 第二節 日本20世紀90年代泡沫破滅:糾結的財政政策 第三節 歐債危機:致命的財政掣肘 第四節 應對內外部衝擊:我國宏觀政策選擇 第二章 房地產危機時首先要保住金融機構的功能 第一節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風險集中於銀行體系 第二節 美國次貸危機:房地產金融化與金融機構救助 第三節 瑞典20世紀90年代初危機:全力保住銀行業 第四節 我國房地產的風險應對 第三章 財政危機的短期應對與中長期改革 第一節 底特律債務危機:中央政府不救助 第二節 巴西地方財政危機:中央政府救助的經驗與教訓 第三節 希臘債務危機:債務化解要考慮對總需求的衝擊 第四節 塞普勒斯債務危機:銀行危機與財政危機 第五節 國際上地方財政管理的激勵約束體制框架 第六節 我國當前要妥善處理好地方政府債務問題 第四章 金融風險處置不能拖延 第一節 美國儲貸危機:拖延背後的主客觀因素 第二節 日本20世紀90年代危機:政府的決心很關鍵 第三節 硅谷銀行破產事件:風險的快速處置 第四節 我國中小銀行風險背後的拖延問題 第五章 央行最後貸款人職能的討論 第一節 央行最後貸款人職能:理論和實踐不斷演進 第二節 聯邦儲備法Section 13(3):擴權與收緊的糾結 第三節 北岩銀行危機;央行的信息要以監管權為保障 第四節 雷曼兄弟破產事件:央行要監管金融基礎設施 第五節 富蘭克林國民銀行危機事件:為最後貸款人職能保留空間 第六節 德隆系的風險處置:央行主導下的成功應對 第六章 公共資金的政策選擇 第一節 財政資金與政治壓力 第二節 美國次貸危機:財政與央行在溝通中達成一致 第三節 其他案例 第四節 我國對四大行的風險處置 第七章 存款保險公司:及時校正與專業處置平台 第一節 FDIC:保險者、監管者與處置者 第二節 RTC與單一處置委員會:專業處置平台的其他模式 第三節 金融機構有效處置的國際原則 第四節 全額保障與限額保障:不是絕對的 第五節 海發行風險事件及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 第八章 危機是推動金融監管改革的重要契機 第一節 瑞典金融危機:加強監管協調 第二節 英國北岩銀行危機:轉向超級央行監管模式 第三節 日本銀行業危機:金融監管和混業經營改革 第四節 SIFls和CoCos:改革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第五節 我國金融監管改革持續深化 參考文獻 附錄 縮略語與專業術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