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博物學與維多利亞文化 勞倫斯.塔拉拉赫-維爾馬斯 978722012888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四川人民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童話.博物學與維多利亞文化
ISBN:9787220128882
出版社:四川人民
著編譯者:勞倫斯.塔拉拉赫-維爾馬斯
頁數:33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259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討論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自然文學與科學寫作的著作,討論主題圍繞該時期的自然文學、經典童話與博物學運動而展開,作者為法國圖盧茲大學英語系教授勞倫斯·塔拉拉赫-維爾瑪斯。 妖精如縮小版的人類,它們的無力蘊含著維多利亞人對自身的憐憫。而自憐是認清事實后的情緒釋放,只有這樣才能慢慢接受環境在不斷改變這個殘酷的現實。維多利亞時代的妖精褪下了浪漫主義的浮華外衣,給「自然」的新內涵當起了代言人,藉此擺脫了原本日漸式微的境地,重新煥發出生機。它們幫助科學家拓展現實的極限,打破了可能與不可能的絕對界限,讓不同領域的討論相互交融,描繪出科學中那些僅僅靠理性思維無法感知和體驗的內容。它們還幫助科普作家應對水火不容的宗教和科學,實驗室和大學校園裡漸漸沒有了靈性現象和基督教信仰的棲身之所,而科普作品也成了它們最後的避風港。

作者簡介

祝錦傑,北京大學醫學學士,香港浸會大學翻譯與雙語交流專業碩士。《環球科學》《好奇號》譯者,已出版譯著有《哥德爾傳》《神秘的量子生命》《人人都該懂的遺傳學》《人人都該懂的克隆技術》等。

目錄

致謝
序言
第一章 從自然奇觀到進化奇?:查爾斯·金斯萊的童話故事
博物學的浪漫
「僅僅是為宣揚大自然的奇觀」:童話與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兒童教育理念
全都泡進酒里,一個不剩:《水孩子:一個陸地孩子的童話之旅》與不可能存在的怪物
第二章 「如何走進科學的仙境」:阿拉貝拉·巴克利的兒童科普作品與大自然的奇妙
童話的開頭:描繪不可見的事物
巴克利的進化論史詩:從妖精信使到自然生態系統
第三章 機械化的人類感情:瑪麗·德·摩根和《玩具公主》
瑪麗·奧古斯塔·德·摩根、女性和科學界
科學進步與重塑大自然:奇妙的自動機
第四章 透過玻璃看自然
維多利亞的灰姑娘、魔法和蛻變
世界博覽會是魔法的領域
安妮·伊莎貝拉·薩克雷·里奇的灰姑娘:收集者與消費者
身陷玻璃的囹圄:刻畫慾望,馴服自然
第五章 大自然的真面目
《小紅帽》與探索自身的野性
童話、女性和自然
安妮·伊莎貝拉·薩克雷·里奇的版本:消費與失貞
哈莉特·路易莎·柴爾德-彭伯頓的版本:普希與狼
第六章 自然和自然世界
瑪麗·路易莎·莫爾斯沃思的《聖誕樹園地》
童話故事、動物故事和兒童文學
引導童話故事:幻想是危險的領域
復興與大自然的關係
第七章 大自然的妖精和怪物
伊迪斯·內斯比特的《五個孩子和沙地精》與環境意識
滅絕的生物與自然的奇觀:需要調和的科學知識
19世紀兒童文學作品中的滅絕
內斯比特和毛茸茸的妖精:物種滅絕與帝國主義
後記
譯後記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