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前後-永井荷風經典作品集 永井荷風 978754521991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NT$35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梅雨前後-永井荷風經典作品集
ISBN:9787545219913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永井荷風
頁數:4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247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光啟明治文學經典系列,要了解現代日本的源頭,就要從明治文學讀起
◆三島由紀夫推崇的日本近代文豪,極盡絢爛香艷的唯美派代表
◆以備受爭議的絢爛香煙,佇立於虛無與享樂的深淵邊沿,目睹世情的怪異崩塌

內容簡介
「自己終於可以在世間所謂的污濁的地獄之中,心安理得地沿著自己確信的道路前進了。」
本書為是日本近代著名文豪永井荷風的中篇小說集,收入永井荷風的4篇中篇小說。永井荷風的作品多以藝伎、舞女、咖啡館女招待等落入風月的女性為主角,以頹廢的筆觸記錄了在新時代的裹挾下耽溺於享樂的男男女女。他的作品總是透露著無以名狀的虛無質地,人們在道德與慾望的裂縫中無法安放自我的命運,又無法停止與他人之間糾葛、崩塌的關係。

作者簡介
作家:永井荷風(1879—1959)日本小說家、散文家。1902年,受左拉影響,創作小說《地獄之花》,得到森鷗外推崇。1903年,遊學美國、法國,深受法國唯美主義浸染。1908年歸國,發表《美利堅物語》《法蘭西物語》,轟動文壇。1910年成為慶應大學教授,主辦《三田文學》,該雜誌成為唯美主義文學的陣地。幸德秋水事件后,轉向江戶文化尋求慰藉。他以小說和散文追尋瓦舍勾欄間的江戶遺?,于游女的身姿、娼婦的隱泣中發現悲哀之美,在庶民感性放浪的生活里寄託對專制的抗議,在江戶的平民藝術中發掘東洋獨具的美學。代表作包括《隅田川》《梅雨前後》《?東綺譚》等。
譯者:羅嘉,1993年畢業於日本國立京都教育大學美術系,譯有《袈裟與盛遠》《阿富的貞操》(芥川龍之介)、《中途下車》(宮本輝)、《一器一會》《東京日和》等。以獨特的古典色彩傳達著屬於明治時代的韻味和風貌。

目錄
?東綺譚 1
背陰之花 113
隅田川 201
梅雨前後 263
譯後記 389
永井荷風簡略年譜 397

精彩書摘
昨天那美麗的舞台上,相戀的兩個人,手牽手的悲泣,使長吉初次體驗到太夫是對藝人、游女的敬稱,又為凈琉璃中的道白者。
一種無法言喻的凄美,使他心醉神往。不僅如此,他更是情不自禁地迷戀上了那個由黑漆漆的天花板、牆壁、拉門圍攏住的二層小劇場。那裡陰鬱沉悶,四處是燈,觀劇的群眾挨肩擦背,鬧鬧哄哄。痛失了阿絲以後,長吉時常感到莫名的寂寞和悲哀,他自己也搞不清是什麼緣故,只是感到心裏空落落的,只是有種無盡的苦楚。為了撫平這種寂寞、哀傷,他迫切地渴求著某種不確定因素,一刻都無法停止。
——《隅田川》
在巷子里轉悠的男人,阿雪每天不知接待多少,但不知為什麼,對我們的初次邂逅,竟能念念不忘,在我看來實屬不可思議。想來,無非是通過回想初次的相遇,使自己心情愉悅起來罷了。然而,我做夢也不會想到,這種地方的女人,竟把我一個年已蹉跎的老人,看作只有四十來歲的人,不但如此,且對我抱有好感,心生愛戀,抑或是與之相近的一種柔情和溫存。
——《?東綺譚》
重吉止住腳步,想要在凝視著自己的眼睛上輕吻一下,突然後方一道車燈直射過來,驚覺之下,趕忙護住千代,避到路旁,前面的兩個人也同樣閃開了路。疾馳的汽車呼嘯而過,聲音猶在耳畔。蒼茫的霧靄中,透過樹影,可以望見護城河對岸人家屋頂上的霓虹燈廣告牌。
兩人在護城河畔的夜攤上,分享了一杯從未喝過的酒,全然不覺風聲漸緊、寒夜漸涼,一路嬉笑打鬧著,溜達回了家。那夜起,兩人的靈魂和肉體真正地合二為一,如膠似漆地契合在了一起。
——《背陰之花》
短夜破曉時分,一陣驟雨的淅瀝聲,攪擾了半夢半醒的君江,她正自迷迷糊糊打著盹,突然窗下巷子里,伴隨著急促的木屐聲,傳來一個女人刺耳的大嗓門 :「啊,怎麼一下變得這麼熱呀!」她徹底醒了過來。麻雀嘰嘰喳喳地在屋檐下叫個不停,不遠處傳來三味線的彈撥聲,外面已有人開始打掃門窗,隔壁屋頂上,好似響起了晾晒衣服的腳步聲。雨過天晴,陽光炙烤進房間,昨夜的燈一宿未關,門窗緊閉,讓整間屋子如同蒸籠一般,使人胸悶氣短,睡了一夜的體味,更讓自己頭痛欲裂,君江試圖從床上爬起來,開窗透透氣。矢田一掃昨晚那股莫名的情緒,整個身心恢復自如。忙道 :
「躺著別動,我來吧。真是太熱了。」
「哎呀,都濕成這樣了,你摸摸。」君江脫下身上那件紅色窄襟漂白布內衣,搭在窗框上通著風,自己又趴在地上,大大地伸了一個懶腰。矢田望著她的胴體 :「比木村舞蹈團,還更是妖艷呀。
——《梅雨前後》

前言/序言
荷風的江戶情,在他的幾部作品里無處不現。儘管幾部重要作品都流連於花街柳巷,但字裡行間帶給讀者的更多是懷古傷今。發表于明治四十四年(1911 年)的《隅田川》,以父輩關切子侄的戀情為視點,講述了隅田川兩岸下町的風土人情。故事本是描寫主人公長吉對戀情及未來的焦躁和不安,但荷風卻以俳諧師松風庵的蘿月出場為安排,沿著隅田川,從小梅瓦町走到了今戶,直接把古樸的下町人情意境,與風物情趣的氛圍帶入了故事情節中,瞬間縮短了讀者與下町風情的距離,給讀者打開了通往江戶情懷的大門。品讀之際,耳畔恍似可以聽到那寂寂風鈴。
而在《?東綺譚》中,荷風又化身為五十來歲的小說家,為躲避擾人的廣播,及廣播里九州方言的政論,獨自遊盪在玉之井,邂逅了二十六歲的私娼阿雪。故事看似波瀾不驚,但卻腹有乾坤。小說中,荷風又穿插構思了一篇《失蹤》的小說于其中,乍看與主情節無關係,但恰恰是荷風的有意而為,由此帶出了諫友神代帚葉翁。從文後的贅語中,不難看出荷風對摯友井上啞啞子及神代帚葉翁遙寄的哀思。文中無處不漫溢著濃郁的懷古情韻。「在今天這個碧空如洗的日子,我該去給他們祭掃一下。那裡的落葉,或是同我庭院里一樣,已是深深覆蓋了他們的長眠之地吧。」由這一結尾或可看出,此文正是荷風對已逝的江戶文化的致敬。荷風曾說過 :「正因看懂了憎惡,才會更加理解愛。」
荷風的作品至今已過去將近一個世紀,但他的文字,讓我們生活在極簡社會的現代人,好似重溫了當年的繁華,打
動著我們對那份古樸的懷念,溫暖著我們這顆浮躁的心。我們不妨從他沉靜的文字,去理解他寫下的孤獨,去感受他哀情背後的忿怒。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