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敘實性與事實性理論及其運用 ISBN:9787521344349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 著編譯者:李新良 袁毓林 頁數:34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240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敘實性與事實性作為語言推理機制,不僅是語法問題,同時也涉及語義、語用以及邏輯問題。從理論思考到實踐應用,《敘實性與事實性理論及其運用》多方位地展示了敘實性與事實性理論的研究成果。 《敘實性與事實性理論及其運用》全書共十五章。第一章、第二章主要介紹敘實性研究的理論問題。第三至五章分別回顧敘實動詞、反敘實動詞和非敘實動詞的句法語義研究。第六章梳理名詞敘實性相關研究。第七至十三章主要介紹關於反事實表達與反事實思維的研究,主要包括反事實表達與反事實思維的關係、反事實推理的邏輯機制和語用特點、願望表達與反事實思維、法庭論辯中的反事實表達等。第十四章聚焦敘實性與事實性的語言推理機制。第十五章展望敘實性與事實性研究的未來發展。 《敘實性與事實性理論及其運用》兼具學術性、前沿性,適合語義學、語用學、邏輯學等領域的研究者閱讀,也可供普通語言學和語言哲學領域的學者、教師和碩博研究生參考和借鑒。目錄 總序前言 第一章 敘實性研究的緣起與發展 1 1 Kiparsky & Kiparsky(1970)對敘實性問題的提出 1 2 Karttunen(1971)對謂詞蘊涵性的研究 1 2 1 斷言 1 2 2 否定 1 2 3 疑問 1 2 4 情態 1 2 5 時態 1 3 英語謂詞的敘實性類型研究 1 3 1 Leech(1983)對敘實性的研究 1 3 2 Givon(2001)的感知、認知及話語動詞研究 1 3 3 Levinson(1983)的預設觸發語研究 1 3 4 Karttunen(2014)的評價性形容詞研究 1 3 5 Kastner(2015)的預設動詞研究 1 4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漢語動詞敘實性的理論探索 2 1 動詞敘實性分類觀念的介紹與引進 2 1 1 語用學界對敘實動詞的研究 2 1 2 語法學界對敘實性的研究 2 2 敘實性概念的演變過程及重新梳理 2 3 漢語敘實性動詞的系統性差別和判別標準 2 3 1 追補測試 2 3 2 否定提升測試 2 3 3 疑問提升測試 2 3 4 賓語小句的話題化測試 2 3 5 賓語小句主賓語的提取測試 2 3 6 賓語小句的關係化測試 2 4 關於敘實性的其他理論思考 2 5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敘實動詞的句法語義研究 3 1 「知道」的敘實動詞身份及其敘實功能 3 2 降級操作與「知道」的敘實功能 3 2 1 賓語小句的話題化與「知道」的敘實功能 3 2 2 賓語小句的指稱化與「知道」的敘實功能 3 2 3 SVO句式內嵌與「知道」的敘實功能 3 3 主語語義特徵與「知道」的敘實功能 3 4 疑問句與「知道」的敘實功能 3 5 情態動詞與「知道」的敘實功能 3 6 條件句與「知道」的敘實功能 3 7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反敘實動詞的句法語義研究 第五章 非敘實動詞的句法語義研究 第六章 名詞的敘實性及其句法語義後果 第七章 反事實表達與反事實思維 第八章 漢語母語者的反事實表達及其思維 第九章 從漢英韓對比看漢語反事實條件句的形態特徵 第十章 反事實推理的邏輯機制和語用特點 第十一章 願望表達與反事實思維 第十二章 漢日語願望的事實性意義及其表達特點 第十三章 法庭反事實表達的論辯研究 第十四章 敘實性與事實性的語言推理機制 第十五章 敘實性與事實性研究的發展趨勢與未來議題 後記 參考文獻 推薦文獻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