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大學攝影基礎 ISBN:9787115624635 出版社:人民郵電 著編譯者:吳其萃 曹博 張小喻 頁數:14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254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攝影是一種技術、理念與藝術靈感相融合的創作過程。如果你擁有了相機、手機等拍攝器材,要想拍出好的攝影作品,首先就應該學習攝影理論和攝影技術,而且還要培養一定的藝術審美。 本書對數碼攝影涉及的基本概念、理論、技術、硬體常識,以及構圖、用光、色彩等美學理論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認識攝影與相機,熟悉攝影器材,曝光與測光的原理與技巧,照片的虛實、動靜、畫質與色彩,對焦原理與技巧,攝影構圖基礎、技巧與經驗,實拍中用光的技巧,攝影中的色彩運用,等等。 本書內容豐富,知識體系完整、系統,囊括了數碼攝影基礎知識與拍攝實戰的全方位技能,適合攝影愛好者參考學習,也可以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使用。作者簡介 吳其萃,中國華僑攝影學會副主席,中國攝影五十年突出貢獻者,中國攝影家協會德藝雙馨會員,國家攝影師標準專家組組長,國家高級攝影技師考評員,國家一級攝影師,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高級會士,英國皇家攝影學會中國東南分會會長,福建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高校攝影學會主席,《海峽影藝》雜誌社長、主編,泉州華光攝影學院董事長。目錄 第1章 認識攝影與相機1 1 攝影的概念與意義 1 2 快速了解攝影技術的發展歷程 攝影技術的核心原理 達蓋爾的攝影術 攜帶型相機的誕生 數碼攝影時代到來 第2章 熟悉攝影器材 2 1 相機的分類及各自特點 相機分類1:是否可換鏡頭 相機分類2:按取景方式 相機分類3:按畫幅尺寸 2 2 像素與解像力的重要性 2 3 鏡頭的分類及各自特點 鏡頭分類1:廣角、標準與長焦 鏡頭分類2:定焦與變焦 四大特殊鏡頭及用途 2 4 鏡頭必備常識 等效焦距換算 法蘭距與轉接環:鏡頭能否通用的關鍵 2 5 附件是出好片的助手 常用濾鏡 三腳架 快門線 攝影包的選擇 2 6 無人機攝影的特點 2 7 正確認識手機攝影 第3章 曝光與測光 3 1 曝光的過程與曝光值 3 2 曝光三要素 光圈與光圈值 快門與快門速度 感光度與照片畫質 3 3 測光與曝光的關係 3 4 四大常用測光方式 3 5 曝光模式(拍攝模式) 全自動與場景曝光模式 光圈優先模式的原理與用法 快門優先模式的原理與用法 P模式的原理與用法 M全手動模式的原理與用法 B門長曝光 3 6 寬容度、動態範圍與HDR 3 7 鎖定曝光的用法 第4章 照片的虛實、動靜、畫質與色彩 4 1 景深四要素 開大光圈拍人像得到虛化背景 用長焦距拍人物得到虛化背景 靠近被攝對象得到虛化背景 讓人物遠離背景得到虛化效果 4 2 畫面動靜實戰 4 3 利用降噪改善畫質 4 4 白平衡與色溫 自動白平衡 藉助色溫來控制畫面色彩 自定義白平衡 主動錯用白平衡渲染畫面氛圍 第5章 對焦沒那麼簡單 5 1 對焦原理 5 2 自動對焦與手動對焦的使用場景 5 3 弱光下對焦的3種方式 10 倍放大對焦法 峰值對焦法 光源對焦法 5 4 對焦模式 單次對焦:絕大多數場景適應 連續對焦:捕捉運動對象 怎樣對動靜不易確定的主體對焦 5 5 單點對焦與多點對焦 單點對焦 多點對焦 第6章 攝影構圖基礎、技巧與經驗 6 1 構圖的概念與構圖元素 6 2 優秀攝影作品的特點 主題鮮明 主體突出 畫面乾淨 表現力強 6 3 畫面景別的選擇 遠景 全景 中景 特寫 6 4 照片橫與豎的選擇 6 5 照片的畫幅比例 主流的1?1、3?2與4?3的畫幅比例 16?9與18?9的畫幅比例 2 35?1的畫幅比例 6 6 拍攝視角高低的選擇 平拍的特點及畫面控制 俯拍的畫面特點及控制 仰拍的畫面特點及控制 6 7 攝影創作中的透視關係 幾何透視 影調透視 6 8 黃金構圖 黃金法則 三分法構圖 6 9 常見的對比構圖 6 10 構圖中的點與線 利用線條構圖 點構圖的位置 6 11 常見幾何構圖形式 第7章 實拍中用光的技巧 7 1 光比 大光比畫面的特點及應用 小光比畫面的特點及應用 7 2 光的性質 直射光與畫面特點 散射光與畫面特點 反射光與畫面特點 7 3 光的方向 順光的特點及應用 側光的特點及應用 側順光的特點及應用 側逆光的特點及應用 逆光的特點及應用 頂光的特點及應用 底光的特點及應用 7 4 黃金時間定律 7 5 夜晚的弱光攝影 第8章 攝影中的色彩運用 8 1 色彩三要素在攝影中的應用 色相 飽和度(純度) 明度 8 2 不同色系的畫面特點 8 3 相鄰色與互補色 8 4 色不過三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