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1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公共管理研究基礎理論-闡釋與應用 ISBN:9787567237476 出版社:蘇州大學 著編譯者:宋典 頁數:11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18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將重點介紹公共管理的部分中觀和微觀理論,期望能夠為公共政策研究、公共管理領域主體的心理和行為特徵研究提供理論鋪墊。 本書重點對這些理論的起源、理論的核心觀點、理論的貢獻和不足、理論應用的示例等方面進行介紹,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研讀,讀者可以了解應用理論體系化地思考問題的過程,為其論文寫作提供指導。目錄 第一章 公共政策擴散理論第一節 發軔:公共政策擴散理論的源起 第二節 內涵:政策擴散的概念 第三節 驅因:公共政策擴散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媒介:公共政策擴散機制 第五節 圖景:公共政策擴散理論模型 第六節 展望:政策擴散理論的未來發展 第二章 政策變遷理論 第一節 變化:政策變遷的核心內蘊 第二節 形態:政策變遷的多樣呈現 第三節 追因:政策變遷的子理論 第四節 展望:從框架邊界到理論整合 第三章 政策工具選擇理論 第一節 手段:政策工具的內涵 第二節 範式:政策工具研究路徑 第三節 理論:政策工具選擇模型 第四節 環節 :政策工具選擇過程 第五節 展望:從工具到工具箱組合 第六節 示例:政策工具選擇案例講解 第四章 史密斯政策執行模型 第一節 發軔:Smith模型的誕生與地位 第二節 變革:Smith模型開發的視角 第三節 過程:Smith模型的核心內容 第四節 要素:smith模型的構成解析 第五節 緊張:Smith模型的問題指向 第六節 紓突:smith模型的應對策略 第七節 展望:Smith模型的應用與發展 第五章 行動者網路理論 第一節 綱領:行動者網路理論的原則 第二節 對象:行動者網路理論的核心 第三節 轉譯:網路中行動者的策略 第四節 邊界:行動者網路理論的思域/5l 第五節 場景:行動者網路理論的應用 第六節 趨勢:行動者網路理論的發展 第七節 反思:行動者網路理論的批判 第八節 啟示:行動者網路理論的實踐內涵 第六章 代表性官僚制理論 第一節 發軔:代表性官僚制理論的起源 第二節 發展:代表性官僚制理論的軌跡 第三節 內涵:代表性官僚制的定義 第四節 形態:代表性官僚制的類型 第五節 評述:代表性官僚制理論發展評價 第七章 資源保存理論 第一節 起源:資源保存理論的淵藪 第二節 資源:資源保存理論的根基 第三節 內核:資源保存理論的主要命題 第四節 展望:資源保存理論的批判與瞻望 第八章 自我決定理論:動機連續譜及其影響 第一節 自我:自我決定理論的基礎 第二節 動機:自我決定理論的核心概念 第三節 命題:自我決定理論的子理論 第四節 結果:動機連續譜的影響 第五節 瞻望:自我決定理論的應用與發展 第九章 計劃行為理論 第一節 發展:計劃行為理論的形成 第二節 框架:計劃行為理論的核心觀點 第三節 操作:計劃行為理論的應用流程 第四節 領域:計劃行為理論的應用範圍 第五節 評述:計劃行為理論的不足與發展 第十章 公共服務動機:為人民服務的動機 第一節 源起:公共服務動機理論產生的背景 第二節 界定:公共服務動機的內涵 第三節 測度:公共服務動機的結構與測量 第四節 關聯:公共服務動機的相關因素 第五節 評述:公共服務動機研究的評價與展望 第十一章 技術接受模型 第一節 TRA & TPB:技術接受模型的理論溯源 第二節 發軔:技術接受模型的提出 第三節 TAM2:技術接受模型的拓展 第四節 UTAUT:整合型技術接受模型的創建 第五節 瞻望:技術接受模型的應用與發展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