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2-6歲幼兒行為心理學 ISBN:9787518094165 出版社:中國紡織有限公司 著編譯者:方聆 頁數:20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165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2∼6歲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的表達方式還十分有限,往往會用行為作為與大人溝通的方式。 本書運用心理學的知識,科學地分析孩子的行為及其行為動機,幫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指導孩子的行為發展,讓孩子更健康、快樂地成長。內容簡介 在父母的眼中,幼兒的行為總是看似奇怪、難以理解,很多父母傾向於固執地跟孩子的行為較勁,對於探索孩子的內在缺乏耐心、興趣和方法,因此與孩子之間產生了種種衝突。 本書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行為看心理,從2∼6歲幼兒行為的特點、敏感期行為、「自我」行為、叛逆和攻擊行為、補償行為、安全行為、遊戲行為、智力和學習行為、社交行為以及行為干預方面,對幼兒行為進行了詳細的詮釋和分析,並提出有建設性的指導建議,幫助父母們更好地理解和指導幼兒的行為發展,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作者簡介 方聆,原名方向蘋,性格、心理學研究者、情感專家,痴迷心理研究,探索自我成長,出版有《怪情緒心理學:做自己情緒的旁觀者》、《兒童色彩心理學》、《別讓孩子傷在童年》、《從0-1:構建有效溝通的親子橋樑》等書。作品以深厚的文字功底、獨到的見解深受讀者歡迎。目錄 01 行為:兒童心理髮展的推動力量行為是如何推動兒童心理髮展的 2∼6歲幼兒行為的特點 幼兒不良行為的形成因素和認識誤區 02 敏感期行為:兒童心智快速發展的時期 愛說髒話狠話:終究是不雅行為 閱兵式的汽車:維護的是內心的秩序 爬上爬下:探索空間 我要那個大的蘋果:完美的感覺如此重要 03 「自我」行為:全能自戀感的滿足和破壞 哭鬧:需求未滿足1 哭鬧:需求未滿足2 這是我的:自我中心化 人來瘋、插話:索取關注 無視規則:孩子未走出全能自戀感 04 叛逆和攻擊行為:無處安放的心理能量 逆反:獲得獨自探索的自主感 不合作行為:忽視或過度關注都會讓孩子逆反 胡塗亂抹:原始的表達慾望 打人、咬人:直接攻擊行為 哎呀,花瓶打碎了:被動攻擊行為 撞頭:自我攻擊行為 05 補償行為:只因內心缺乏愛 不停地要玩具和零食:及時滿足還是延遲滿足 沉迷玩手機:缺乏高質量的陪伴 退行行為:其實是在呼喚愛 06 安全行為:安全感是孩子天生追求的心理感覺 走到哪裡都帶著洋娃娃:熟悉是一種安全感 黏人:未形成安全依戀 我不要弟弟或妹妹:媽媽的愛可以無窮多 07 遊戲行為:幼兒體驗生活的獨特方式 角色扮演、假裝遊戲:實現現實中不能實現的願望 捉迷藏、找東西:鍛煉孩子的雙向思維能力 「過家家」:泛靈心理 08 智力和學習行為:幼兒階段的心理及思維發展模式 玩水:幼兒的智力發展是從感覺到概念 觀察和模仿:幼兒學習的基礎 重複行為1:不重複的是心理體驗 重複行為2:圖式模式 從「是什麼」到「為什麼」:邏輯思維的初步發展 說謊:孩子思維發展的一種方式 09 社交行為:找到歸屬感 認生:陌生人焦慮 交換:人際交往的開始 找朋友:其實是尋找認同感和歸屬感 社交中的衝突行為:幼兒對朋友的深度體驗 我要和甜甜穿「情侶裝」 幼兒的情感能力是自己發展起來的 10 行為干預:通過科學的干預手段引導孩子形成正向行為 強化:對幼兒的行為結果做出干預 正確的獎勵與懲罰:去除獎懲中的控制 自然後果懲罰:對行為不做過多干預 正面期待:對幼兒未來的行為做出預言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