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與蜱傳疾病 吳東興 978751166056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蜱蟲與蜱傳疾病
ISBN:9787511660565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吳東興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045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蜱是一類重要的吸血節 肢動物, 大多數寄生在哺乳動物體表,少數寄生在鳥類、爬行類及兩栖類。蜱不僅吸食大量血液,損傷宿主皮膚,有時還可以引起宿主癱瘓,而且是人和動物許多重要病原(病毒、細菌、立克次氏體和原蟲等)的傳播媒介。蜱分為硬蜱、軟蜱和納蜱三大類。全球有900多種,我國記錄的蜱種有124種。長期以來,蜱及蜱傳病一直是困擾世界上眾多國家和我國畜牧業發展的重大疾病。近年來,經蜱傳播的新現和再現傳染疾病,如:人萊姆病、人巴貝蟲病、無形體病和森林腦炎等疾病,可直接危害人類健康。蜱及蜱傳疾病不僅在獸醫上十分重要,也是公共衛生面臨的新問題。本書對蜱蟲的分類、外部形態、內部構造、生理生化、生物學特性與生態學、細胞遺傳學、傳染疾病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論述。介紹了蜱類昆蟲的種類及生活習性、科普蜱蟲傳播疾病及危害性、調查研究蜱傳疾病的重要性。本書可為基於蜱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科學普及蜱媒疾病調查、制定有效的綜合治理對策等提供重要參考。

作者簡介
吳東興,男,蒙古族,1981年3月生於科左中旗,博士,內蒙古民族大學,副教授,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蒙醫診斷學教研室主任。2005年畢業于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學專業,理學學士學位。2015年畢業於日本靜岡縣立大學,獲食品營養學博士學位。自2007-2016年留學日本期間主要從事蜱傳立克次體目細菌的分子免疫學相關研究。2016年回國後就職于內蒙古民族大學,從事于蒙醫藥防治蜱傳疾病相關教學科學研究工作。主要對立克次體目細菌的分子生物、病原體分離、免疫機制、免疫預防、基因診斷方法及疫苗研發相關研究。兼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信息與大數據分會理事;中國民族醫藥協會蒙醫藥專業委員會理事;內蒙古自治區蒙醫藥學會會員;內蒙古民族大學青年學者創新聯盟理事;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教育分會理事(常務理事);獲得主持承擔了內蒙古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相關課題項目8項。在國內外科研雜誌上發表論文12篇。

目錄
第一章 蜱的分類
第一節 蜱類分類學
第二節 蜱類系統學
第三節 蜱類物種概況
第四節 中國蜱類分佈
第五節 蜱類的起源與演化
第二章 蜱的外部形態
第一節 蜱的外形
第二節 體壁及其衍生物
第三章 蜱的內部構造
第一節 消化系統
第二節 排泄系統
第三節 循環系統
第四節 呼吸系統
第五節 脂肪體
第六節 神經系統和神經內分泌系統
第七節 肌肉系統及感覺系統
第八節 生殖系統
第四章 蜱的生理生化
第一節 唾液腺的生理功能
第二節 中腸和血餐消化
第三節 血淋巴的生理生化作用
第四節 脂肪體的生理作用
第五節 感受器和感覺生理學
第六節 卵黃發生
第七節 精子發生
第八節 蜱類的信息素
第九節 胚胎發生
第十節 蜱類的激素及其作用
第五章 蜱的生物學特性與生態學
第一節 蜱類的生活史
第二節 蜱類的交配、產卵和孵化特性
第三節 蜱類與宿主的關係
第四節 非巢居性蜱的生態學
第五節 巢居性蜱的生態學
第六節 蜱類的滯育
第七節 非吸血期蜱的水平衡
第六章 蜱類的細胞遺傳學
第一節 細胞遺傳學
第二節 蜱的遺傳和變異
第三節 蜱類的細胞培養技術
第七章 蜱傳染疾病
第一節 森林腦炎
第二節 蘇格蘭腦炎
第三節 波瓦桑腦炎
第四節 凱薩努爾森林病
第五節 鄂木斯克出血熱
第六節 剛果出血熱
第七節 落基山斑點熱
第八節 北亞蜱媒斑點熱
第九節 鈕扣熱
第十節 昆士蘭蜱傳斑疹傷寒
第十一節 立克次體病
第十二節 Q 熱
第十三節 土拉弗菌病
第十四節 萊姆病
第十五節 蜱傳回歸熱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